天天看點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回顧過去的三年,中國車市可以稱得上是一路坎坷。從2019年的增速放緩,到2020年的疫情波及,再到2021年的晶片短缺,幾乎所有的車企均面臨着嚴峻挑戰;消費端與供給端的供需不比對,先後導緻了庫存積壓、優惠縮減、傳遞緩慢等問題,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展現得尤為明顯。

在兩極分化的背景下,優勝劣汰的态勢已初步建立,出乎意料的是,曾經很容易被低估的自主品牌,在不斷發展中展現出了巨大潛力。剛剛進入1月份,各大自主品牌便先後公布了成績單,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與長安汽車作為自主“鐵三角”,穩穩地登上了銷量TOP3。代表國産車最強實力的自主品牌實力如何?從下面的盤點中,相信大家便能略知一二。

吉利蟬聯,羽翼日益豐滿

毫不誇張地說,如今的吉利汽車已稱得上是“家喻戶曉”。從2010年集全公司之力收購沃爾沃開始,吉利汽車的發展便進入了快車道,無論是從營收狀态,還是技術積澱方面來看,都實作了越級提升。如今,吉利汽車集團旗下擁有吉利、領克、極氪、路特斯、沃爾沃等多個品牌,擁有着非常可觀的體量。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官方資料顯示,吉利汽車2021年總銷量為1328029輛,與2020年1320217輛銷量基本持平并稍有微增,同時,還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即“中國星”系列累計銷量超210000輛、領克品牌創下220516輛的最高年銷量記錄,以及全年新能源銷量為100126輛。圍繞這三方面,便能看出吉利汽車去年都幹了什麼。

首先,随着星越S和星越L的先後上市,配合上持續熱銷的星瑞,吉利的“中國星”系列初步成型,三者不僅突破了15萬元的售價天花闆,還帶來與同級合資車型“同價競技”的實力,實作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向上。當然,這離不開帝豪、博越耗費多年打下的堅實地基,第四代帝豪,博越X的到來,也帶來了不少驚喜。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此外,領克品牌作為“新生代”選手,僅用五年時間,年銷量便穩穩突破20萬台大關,樹立“運動标杆”的領克03+,以及打入歐洲市場的領克01,均收獲了不少好評。同時,在幾何、極極氪專注新能源品牌的助力下,吉利集團的新能源闆塊也迎來了蓬勃發展,在未來車市競争中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吉利汽車将2022年銷量目标定為165萬輛,至于能否實作,非常值得期待。

長城發力,擴大海外版圖

提到2022年的“網紅品牌”,長城汽車絕對稱得上是其中之一,花式命名的政策雖說會引發不同的意見,但實實在在的關注度與銷量,卻帶來了十足的好處。官方資料顯示,長城汽車2021年累計銷量達1280993輛,實作了同比增長15.2%,在一片哀嚎的大環境下,這份成績單的含金量顯得更高。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去年,作為品牌的功勳車型,哈弗H6迎來換代,背靠着“檸檬平台”,其全方位的産品力得到提升,更加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全年累計銷量達770008輛。當然,在智能化時代下,WEY品牌下的摩卡與瑪奇朵也具備了差異化優勢,成為“咖啡平台”最好的代言人。此外,獨立出來的坦克品牌也不負衆望,依舊火爆的坦克300、飽受期待的坦克500,均成為業界的流量密碼。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值得一提的是,專注女性使用者的歐拉品牌,以及深耕高端皮卡的長城炮系列,為國内車市注入新鮮血液,于去年分别斬獲了135028輛、127940輛,成為各自領域的頭部選手。在海外市場方面,長城汽車全年售出142793輛,實作同比增長103.7%,不斷擴大的全球版圖、居安思危的心态,有望助力長城汽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長安追趕,地位日益穩固

随着藍鲸動力品牌的釋出,以及長安CS75PLUS的暢銷,近兩年的長安汽車迎來了銷量爆發時代,旗下的逸動PLUS、CS系列,以及UNI系列,均成為各個領域不可忽視的選手。從前不久公布的銷量資料中,便能驗證這一結論。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2021年全年,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年度累計銷量突破120萬輛,實作同比增長23.1%,無論是從體量還是增速方面來看,均可領先于大多數合資品牌。頗為難得的的,CS75系列斬獲破28萬台銷量,目前仍以UNI-T和UN-K為主力的UNI系列也收割破12萬台銷量,廣泛布局于10-20萬級SUV市場;而年度累計銷量破17萬台的逸動系列,以及即将上市的UNI-V,堅定了它在轎車領域的腳步。

自主三強抛出2021成績單:超120萬銷量同比均增,合資看了也羨慕

另外,在新能源時代的風口下,長安奔奔E-Star憑借着破300km續航優勢,在5萬級微型車市場站穩腳跟,年度累計銷量破7萬台;而長安歐尚年度銷量更是達到22.8萬輛,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用車體驗。如今的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已經找到了自身的發展節奏與銷量密碼,相信同樣會帶來更多驚喜。

結語:總結來說,以上自主三強的年銷量均突破120萬輛,實作同比增長,同時也抵擋住了車市“寒流”,令大多數合資品牌也非常羨慕。在“滾雪球”的優勢之下,自主品牌也将帶來更加貼近國人需求、具有競争優勢的産品,想必2022年的車市競争,也會異常激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