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食道癌,發病率與死亡率,分别位居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第4位與第5位。咱們同胞中的食道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的50%以上,發病率約為13.4/10萬,而西方地區則為7/10萬。專家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吸煙、喜好刺激食物、微量元素缺乏、食物污染、營養狀況較差。最新的研究則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與食道癌風險息息相關。咱們現在就來介紹相關研究的要點。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最近,重慶醫科大學的團隊,在《國際生物醫學研究》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介紹了食道癌患者的口腔微生物群特征。本次研究,收集了33名确診為食道鱗狀細胞癌患者的本樣,此外,選擇35名當地人進行對照。通過采取自然分泌的唾液,提取其中的微生物DNA,進行測序和統計分析。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研究表明,食道癌患者與對照組的唾液中,微生物群存在差異。具體而言,食道癌患者的厚壁菌和拟杆菌更為豐富,而變形杆菌較少。此外,食道癌患者的鍊球功和普雷沃氏菌含量更高,奈瑟菌更少。食道癌患者的唾液中,發現了浮遊菌和疣微菌,對照組則沒有發現。而且,食道癌患者的唾液中,二氧化碳吞噬菌明顯高于對照組。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結合其他研究的發現,普雷沃氏菌可能與食道癌的發展有關,較低水準的奈瑟菌,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而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吞噬菌,則可能成為預測食道癌的生物标志物。此前,由于缺乏相關的生物标志物,使得食道癌難以在早期得到及時診斷,同時,也給治療方案的設計帶來障礙。此次的研究,确定了食道癌與不同口腔微生物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微生物的功能,可以依據這些結論,建構資料庫,進而為食道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相關的指引。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咱們人類的口腔中,常見的細菌約為600種,這些細菌,大多數都是有益細菌,但是,也有部分細菌,會導緻多種疾病。此外,研究還發現,1種本身有益的口腔細菌,或許會促進病原菌的生長,比如,格氏鍊球菌能為放線菌提供氧氣,而放線菌則會感染牙齒、牙龈、牙周組織。早在100多年前,就有學者發現,口腔來源的細菌,能夠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由此可見,口腔微生物與咱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而且呈現着複雜的關系。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許多的研究已經發現,口腔細菌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研究顯示,在61%的癌症組織以及12%的鄰近組織中,發現了中間普氏菌,但是,這種細菌并沒有在正常的食道黏膜中發現。此外,牙龈卟啉單胞菌是口腔常駐菌群,可以導緻腸道微生物菌群紊亂,而梭菌會引起過度的免疫反應,激活癌症生長基因。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口腔微生物,可以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研究發現,患牙龈疾病的人,無論是否存在牙齒缺損,患食道腺癌的風險都會增加59%。多種口腔細菌都會導緻牙周疾病,比如,牙龈卟啉單胞菌會引起發炎,對抗生素産生耐藥性,并且将有益的口腔細菌擠走,導緻牙齒脫落。這種細菌還會對癌細胞的增殖及轉移産生影響,降低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病從口入,這個健康提示有着多方面的内涵,而且,口腔衛生關系着多種疾病的發生與進展,比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是以,注重口腔衛生,及時發現和治療牙周疾病,是維護健康的關鍵措施,也是預防食道癌的必要環節。咱們提倡,看病先看牙,提高口腔健康意識。如果贊成這個觀點,就将資訊傳遞給家人和親朋好友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