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1月12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舉行2021年汽車工業發展情況新聞釋出會,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汽車工業發展有關情況并展望2022年汽車市場走勢。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将繼續保持增長,汽車總銷量預計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将達到500萬輛。随着建立産能的釋放,預計2022年汽車晶片供應短缺情況将會逐漸緩解。
據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2021年,我國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為我國工業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領跑全球,全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
對于2022年汽車市場,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指出,中汽協已作出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将繼續保持增長的基本判斷。具體來說,2022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其中,乘用車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7%;商用車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将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2%,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18%。
付炳鋒表示,明年汽車市場将存在五方面利好因素。一是我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保障了汽車市場持續增長。二是汽車市場潛力巨大,需求依然旺盛。随着供給側不斷改革深化,我國汽車産銷将保持持續增長。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由疫情帶來的市場影響逐漸減弱。四是伴随晶片短缺逐漸緩解,汽車供給能力将進一步得到釋放。五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進一步推動汽車消費穩定增長。
近十年來,中國汽車出口量一直在100萬輛左右徘徊,2021年首次突破200萬輛,實作了曆史性跨越。付炳鋒表示,中國汽車産業正在邁入全球化發展新階段,未來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促進下,汽車行業将繼續積極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成為推動全球汽車行業轉型更新的領跑者。
付炳鋒表示,世界經濟持續恢複,全球汽車消費也在複蘇中。中國品牌轉型更新形成優勢,且供應鍊相對完備,可為海外消費者及時提供有競争力的産品。以歐美為代表的國家紛紛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出口增長新動能。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動中國品牌汽車海外發展持續增長,預計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在20%左右。
對于業界關注的汽車缺“芯”問題,王衛明回應稱,本輪汽車晶片短缺的影響因素很多,既有晶片産業自身的周期性影響,也有新冠肺炎疫情、生産工廠火災等一些突發性因素。目前,全球主要晶片企業已經在逐漸加大汽車晶片生産供應,建立産能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陸續釋放,預計2022年汽車晶片供應短缺情況将會逐漸緩解。
此外,随着我國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我國也即将迎來第一批動力電池退役潮。王衛明對此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加大監管限制力度。研究建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控關聯機制,提高監管效能。加快出台一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國家、行業标準,抓好标準宣貫落實。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驗收,遴選推廣一批典型模式和企業案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