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滇西抗戰保山遭狂轟亂炸,城内房屋盡毀死傷無數,唯孔廟安然無恙

引言

1942年,抗戰已經持續了數年,民生凋敝,國内的武器彈藥和諸多民用物資都依賴國外補給。當時中國沿海地區已被日軍封鎖,唯一物資補給通道僅剩滇緬公路。為了迫使中國盡快投降,日軍入侵緬甸,企圖向北切斷中國物資補給通道。為此,國民政府組織了10萬中國遠征軍遠赴緬甸抗日。在緬甸戰場由于指揮系統沖突不斷,加上英國的戰略核心在印度,出工而不出力。中國遠征軍迅速敗退回國内,日軍也沿滇緬公路入侵中國雲南,滇西抗戰打響。

滇西抗戰保山遭狂轟亂炸,城内房屋盡毀死傷無數,唯孔廟安然無恙

阻擊日軍

騰沖失守

1942年3月,滇緬公路上還是旌旗招展,群眾夾道歡送,10萬中國遠征軍威風凜凜地開往緬甸。然而僅僅2個月後,這條公路上就擠滿了敗退的散兵、逃難的群眾,道路兩旁堆滿了被遺棄的汽車、坦克。

滇緬公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沿線守軍風聞日軍将卻近不戰而退,拱手将國土讓給敵人。

5月3日,日軍攻陷畹町、芒市,次日到達龍陵縣。消息傳到騰沖,

駐守在此的“雲南王”龍雲的兒子、騰龍邊區行政監督龍繩武緊急電告父親要求調到别的地方,然後用騾馬拉着數百馱鴉片逃往省城。

騰沖縣長邱天培見龍繩武撤走,召開會議商量對策,決定将機關撤退。地方士紳直言

“縣長守土有責,未見敵人,何可撤退”,

并商定派兵毀壞交通,進行防禦。豈料,半夜這位邱縣長就帶着家眷和警衛隊逃到城外去了,其餘機關從業人員也陸續逃離,城中隻有少量衛兵維持秩序。

5月9日,66軍28師師長劉伯龍退入騰沖城内,士紳請求其留在騰沖禦敵。但劉伯龍說手上無兵,要先去水準收容部隊,随即匆忙撤離。這時前方傳來消息,日軍已到距騰沖四十裡外的孟連街。城内群眾紛紛逃散。

5月10日,292名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騰沖。騰沖城内仍有從緬甸運來的大米三千餘

被日軍繳獲。

滇西抗戰保山遭狂轟亂炸,城内房屋盡毀死傷無數,唯孔廟安然無恙

中國群眾在雲南修建機場

保山轟炸

保山在古代稱作永昌府,約有10萬人口,曆朝曆代都是邊關重鎮。

1938年,滇緬公路修通以後,這裡成為物資中轉中心,人員往來彙集讓保山成為滇西最大的商業中心。

由于國民政府封鎖消息,但是雲南普通群眾仍然照常生活為感覺到危險鄰近。

5月4日,學生們聚集在保山公園内舉行慶祝“5.4”的活動,城内不少市民趕來觀看。當天正逢圩日,不少鄉民進城趕集。

中午11時左右,大批飛機飛機聲傳來。街上群眾紛紛傳言是美軍飛機進駐保山,不但沒有任何防備,甚至還朝空軍揮手歡呼。

飛機盤旋一圈以後在城南扔下炸彈,轟炸聲大作,震耳欲聾,房屋傾倒,街上哀嚎一片。沒過多久,日軍第二批戰機飛來,在城西南方向一邊扔炸彈,一邊用機槍向人群掃射。據當時一名縣府從業人員回憶慘狀

“盈河血水,與桃花殘紅滲

漂流。斷頭零足,縱橫河堤。心肝肺髒,呈列道路河身兩旁”

慘不忍睹。

滇西抗戰保山遭狂轟亂炸,城内房屋盡毀死傷無數,唯孔廟安然無恙

被炸毀的房屋

據事後調查,當天轟炸損毀房屋一千多所,造成一萬多人死傷。随後幾天,日軍又接連進行了轟炸,市區内房屋大多被燒毀,人員傷亡則無法統計,這是保山空前的浩劫。

據保山縣志記載城中有一房舍“……兩處正殿,均供孔聖,正氣所懾,大殿巍然無恙,是為一奇也。”數百名群眾躲避在此,也無一傷亡。當地群眾紛紛說是孔聖人顯靈,都來祭拜。

此後幾十年這個孔廟香火非常旺盛,但在60年代被毀。

據縣政府職員回憶,日本軍機飛來之時,前方情報站已經收到情報,并且通報了縣府。縣府平日玩忽職守、不理政務,對情報不大重視,加上當天正在開會,就對警報置之不理。最終釀成慘案。

滇西抗戰保山遭狂轟亂炸,城内房屋盡毀死傷無數,唯孔廟安然無恙

孔子廟(示意圖)

結語

日本軍機從泰國起飛,到保山沿途數千公裡,情報站成千上百,隻要有一個将消息通告給老百姓,就不至于釀成保山慘案。然而在國民政府上司下,地方軍政人員有的置群眾于不顧,帶頭潛逃;有的則是玩忽職守,贻害蒼生。保山慘案,不僅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慘無人道,也凸顯了國民政府基層組織的腐敗。這樣的組織,在戰場上節節敗退不足為奇,也注定會失去人民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