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四川通江縣人民解放軍接到舉報說他家裡可能有特務,來舉報的是一對父女,但是他們舉報的人和他們密切相關,是這個女人的丈夫,這個老漢的女婿,怎麼回事呢?這兩人為什麼要舉報自己最親的人呢?所舉報這個人是什麼特殊身份呢?
原來他們舉報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女人的丈夫行為舉止不像逃難的農民,且行為鬼鬼祟祟。
當年逃難的時候路過他們家,說他是一名農民,家鄉遭了難出來逃荒,老漢看他可憐就收留了他,沒想到看上了這個老漢的女兒,本來老漢是不願意的,但是這個農民直接拿出了黃金,老漢這輩子從來沒見過更沒想過可以有這些黃金,于是兩眼冒光就答應了這門親事。但是時間長了發現,這個人根本不是農民,不會幹農活,甚至農具也不認識,經常偷偷摸摸買報紙關注軍隊的資訊,這舉止特别像特務,心驚之下,趁他不注意父女兩個一合計就打算來解放軍舉報,于是就出現了上面的一幕。

解放軍聽了他們的叙述覺得事有可疑,正常的農民怎麼可能不會幹農活,逃難的話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黃金,還經常關注軍隊的動向,這一切都說不通呀,很可能是國民黨的特務或者是當年日本留下的特務,感覺事态嚴重,于是和老漢一起到他家裡準備拘留他,趁他不注意衆人上前擒住了他,并問他什麼身份?為什麼躲在這裡?意欲何為?是不是想對國家對黨不利?
随着他的交代,解放軍這才了解他的身份,原來他曾是國民黨的軍官,在國民黨敗退台灣時沒有帶上他,他由于之前的身份害怕被關押起來,于是裝作難民一路逃難,逃到了這裡,沒想到老漢肯收留自己,他家的女兒又經常給他送飯,久而久之,他喜歡上了這個經常給自己送飯的姑娘,又想着如果結婚了可以正大光明地擺脫之前的身份,可以堂堂正正的生活在世上,不用東躲西藏的,于是才娶了親。
那麼他的真實身份是怎樣的?他又為什麼害怕被關押?對于國民黨的普通士兵大大多都會放走或者收編我軍,他又為什麼要東躲西藏呢?他有什麼更加離奇的經曆嗎?下面我來給大家解開這一切的謎團。
這位農民叫王淩雲,曾是國民黨的中将,在抗日戰争中做過突出的貢獻,後因為國民黨内鬥失去兵權成了光杆司令,也許是厭倦了國民黨這種勾心鬥角的做派,于是就趁着被剝奪兵權的時候偷偷逃了出來,打算過上普通百姓的日子,好好過完自己的一生,沒想到身份還是被發現了,這也是命運天注定,半點不由人啊!
王淩雲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的,他出生于1899年,家境富裕,從小被家裡送到私塾讀書,希望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光耀門楣,沒想到在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這也讓他們家備受打擊,認為讀書沒什麼用便想讓他辍學,但是他的父親不這樣認為,認為不管怎麼讀書還是要讀的,讀書可以使自己接觸到更加廣泛的知識,力排衆議讓他繼續讀書,沒想到後來因為家鄉鬧饑荒,家裡沒有多餘的銀錢繼續讓他讀書,是以就辍學了,雖然辍學了,但是這麼多年也學了不少知識。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隻會讀書是沒什麼用的,于是他覺得要建功立業最好的機會是在軍隊,此時的軍閥吳佩孚正在招兵,他下定決心要在軍隊實作自己的理想抱負,投筆從戎,參加了軍隊。
但是軍隊的生活哪裡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參軍更多的是在基層幹活而不是當将軍發揮号令指揮戰鬥,他低估了軍隊的艱苦,他一個從小沒受過苦,白面秀才哪裡可以受得了軍隊的訓練及官兵的欺壓,在一段時期後,他逃出了軍隊。
逃出軍隊的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幹什麼,讀過書認為自己會有更大的作為但是恰恰相反,讀過的書不足以讓他成為學者,在軍隊又不能忍受辛苦,底層的苦力活自己又覺得失了身份,這時的他産生了自我懷疑,不知道自己可以幹什麼,自己能幹什麼。這時候他的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鄭國翰。
鄭國翰早前是一名官員,剛正不阿,是為百姓做好事的官員,看着百姓每天吸食鴉片,身體日漸消瘦,無數家庭是以支離破碎,心有不忍,決定禁止鴉片,沒想到這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得罪了權貴,是以他的仕途受阻,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
出獄後的他對官場失望,認為腐敗的國家不配擁有好的官員,要想為百姓做實事還得自己組建隊伍來保護百姓,他之前的名聲很好,不少人沖着他的名号加入他的隊伍,隊伍越來越大,名聲也越來越大,主要内容就是打擊土匪,保護百姓的财物不受掠奪。
這時候的王淩雲自然也聽到了這支隊伍,想着可以加入這支隊伍,對于這支隊伍,鄭國翰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制定了嚴格的軍紀,正是因為這樣是以才能打勝仗。這支新成立的隊伍和軍閥的隊伍不一樣,沒有欺壓底層士兵的現象,于是他再三思索就加入了鄭國翰的隊伍,他的選擇沒有錯,在這支隊伍裡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這個隊伍裡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組建的,大多數不識字,王淩雲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他識字深得鄭國翰的器重,對他多加的教導,有了名師的教導,王淩雲徹底激發了他的軍事天賦,在戰鬥中總能出奇制勝,積累了不少的戰鬥經驗,不到一年便成了營長,越發的受到器重,他在百姓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都稱他為少年英雄,他的人生開始起航。
在一次剿匪過程中,鄭國翰不幸身亡,他就接手了這支部隊,繼承了鄭國翰創立隊伍的初心,一直剿匪保證百姓不受到困擾,在剿匪的過程中也收編了一些土匪,隊伍也是越來越大,這樣一支頗有實力的隊伍自然引起了國民黨正規軍的注意,于是在1932年接受陳誠的招安,搖身一變,麻雀變鳳凰,成了國民革命軍,任第227旅少将旅長,吃上了皇糧。
王淩雲吃到了打仗的甜頭,知道在軍中才能實作自己的理想抱負,再加上之前多次的剿匪,有了一定的戰鬥經驗,雖然已經被招安了,但是由于自己之前的身份,很多内部的人看不起自己,于是他主動請纓到前線抗擊日寇,此時正無人可用的蔣介石看到他自動請纓,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于是将他派參加了淞滬會戰。
在淞滬會戰中,按照事先的計劃,他的部隊受命挖掘防禦工事,時間短,任務急,隻能修建簡陋的工事現行抵抗日軍的進攻,但是面對日軍強硬的攻擊與精良的武器裝備,以這樣簡陋的工事幾乎是抵抗不住的,怎麼辦?絕對不能讓日軍進入,死死地阻攔日軍的進入,他帶領手下的弟兄死守陣地三天三天,他由于常年的作戰早已脫離了以前的書生意氣,打了無數的勝仗,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拼死抵抗,利用簡單的防禦工事數次擊退敵人,與敵人厮殺三天三夜,愣是沒讓日軍向前一步。
日軍當年的戰鬥力可不弱,數次擊退日軍的背後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他的部隊銳減,傷亡過半,戰鬥結束後與同樣傷亡嚴重的98師合并,由于這次在戰場上的突出表現,被蔣介石升為師長。
淞滬會戰結束後,他受到重用,被派遣到各地對日作戰,作戰勇猛,又有超高的軍事指揮能力,戰績不錯,越來越受到上級信任,于是被蔣介石看中他的軍事能力,被調任嫡系部隊,可以說是他的高光時刻,嫡系部隊一般人是不可能進去的,但是他一個泥腿子竟然進入了蔣介石的嫡系,可知他的軍事能力有多強。
1939年,南昌會戰打響,日軍對駐守南昌的中國部隊進行了猛烈的攻擊,除了飛機,大炮,坦克齊上陣,其中陰毒的日本人還往城内投擲了大量的毒氣彈,當時的很多官兵并不知道毒氣彈也沒有防護的措施與裝置,導緻大量的官兵中毒,他也不例外中毒了,性命危急,這時候他經過急救,暫時脫離了危險,但是看着日軍瘋狂的模樣,知道城是保不住了,急忙撤退,這次的失敗使他非常的窩囊,還沒打就敗下陣來,一直想着找機會反撲,狠狠的打擊日軍。
很快就找到了機會,1941年在昆侖關戰鬥中與日軍狠狠的打鬥了一番,面對日軍強勢的火力襲擊,他率部與敵軍激戰幾天,以陣亡800将士的代價殺敵12000多人,守護陣地5天,雖然最後不敵撤軍,但是由于他的骁勇善戰,在柳州會議上被當衆表揚,記大功一件。
1942年,由于陳誠的舉薦與往日的戰功,他被升為軍長,掌管嫡系部隊第2軍。1943率領第2軍開進滇西作戰,1944年開始反攻邊境的日軍,這時候的他帶領的可是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得到了美國的支援,裝備全是美國造,用的迫擊炮都是美式60毫米,比日軍的裝備還好,陣地還有美軍進階的軍事指揮官,有這樣的裝備與他優秀的指揮能力相比對,日本被他打的節節敗退,相繼收複了不少的失地,擊斃日軍4萬餘人,可以說此戰大獲全勝,獲得了美國銀制自由勳章等獎勵,他的軍事生涯達到了頂峰。
回來後的王淩雲後出盡了風頭,在之後的解放戰争中也被蔣介石派去四處征戰,由于他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也給我軍造成了不少的困擾。
随着解放戰争進入後期,國民黨的軍隊兵敗如山倒,手上的部隊也是越打越少,此時王淩雲手上的部隊成了一塊肥肉,各方都想争奪他的部隊。由于高層的上司各自心懷鬼胎,都想争取更多的軍權,蔣介石也害怕兵權被别人奪走,于是不停地分散軍隊,把原本戰鬥力強的部隊四分五裂,活生生肢解了,戰鬥力自然下降了,王淩雲軍事上有頭腦,但是玩弄政治還不是那些老将的對手,不知不覺就把兵權拱手相讓了,他自己變成了光杆司令。
失去了權勢的王淩雲可謂是見識到了人情冷暖,往日的朋友也相繼離去,昔日的高朋滿座到如今的門庭冷落,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此時的他也想恢複往日的榮光,遙想當年自己也是從一支小部隊成長成一軍之長的,組建了新軍對抗解放軍,但是無疑是螳臂當車,大勢去矣,當年能夠成長除了自己的奮勇殺敵外,還有當時的世界大勢,忽略了外在環境的作用,自然是成功不了的。
王淩雲大丈夫能屈能伸,徹底失勢後,為了躲避解放軍的盤查,脫掉了軍裝,找了一身農民的衣服躲過盤查來到了四川通江縣的一個小村莊希望可以了卻自己的一生,沒想到長期的軍事浸染與農民格格不入,被妻子懷疑是特務進行舉報,是以發生了開頭的一幕。
了解了事情的經過,知道了他的身份,将他送到了功德林改造,在那裡他沒有産生任何的不滿,反而積極配合工作。1961年全國特赦,他放出來被安排在北京學習水果栽培技術。
他的一生曲折離奇,經曆過大風大浪,最後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宏觀來看,每個人的經曆都隻是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