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這句話是金嶽霖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寫下的一副挽聯,此句高度概括了林徽因的才華與美好品質,“民國才女”當之無愧。

林徽因的名氣流傳至今,可如今卻出現了兩邊倒的情況,一方說林徽因是有血有肉、溫柔知性,是一個極其富有智慧地女子;

也有一方說這隻是林徽因虛僞的表象,她不過是一個高端的“綠茶婊”罷了。

為了揭穿林徽因的僞裝,更有甚者在近現代的大家作品中挖掘到了有關林徽因的事迹,有人發現,冰心和錢鐘書都曾暗諷過林徽因,就連文字一針見血的魯迅也對林徽因有過含沙射影的嘲諷。

那麼,林徽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她對于這些名家的暗諷,又持有一種怎樣的态度呢?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冰心:享受男人們的谄媚

冰心曾寫過一篇文章,名為《我們太太的客廳》。

在本篇文章中,冰心在描述一個交際花在沙龍聚會時的場景,這位交際花并非媚俗的女子,而是一個具有高貴氣息的名媛。

在聚會中,這位交際花和多情的詩人眉來眼去,纏綿悱恻,享受男人的谄媚。那名媛的描寫頗像林徽因,而多情的詩人看上去像是徐志摩的設定。

再加上林徽因和冰心都是民國時期的才女,又同在北平,大家習慣将她們拿來作比較,難免會引起一些硝煙。

畢竟在那個時代,文字是作者最有力的武器,作家若是看不慣社會的黑暗現狀與人們虛僞的嘴臉,大可以将其寫入文章,盡情地嘲諷一番。

于是當時很多人都以為,冰心在暗自諷刺林徽因,而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後,林徽因卻沒有什麼反應,她正好從山西回來就順便給冰心送了一壇老陳醋,意蘊不言而喻,冰心“吃醋”了。

但實際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冰心專門有就此事接受了采訪,并坦然表示這篇文章的确有含沙射影,但她要暗諷的人其實是陸小曼,其實冰心和林徽因的關系并非是水火不相容。

在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戀情被傳得滿天飛時,冰心還曾向衆人表明實情,林徽因是個堅定的人,是不會做出讓徐志摩破壞家庭的事情。

此外,冰心的這篇文章是沈從文幫忙出版的,而沈從文和林徽因是很好的朋友,同樣作為文學大家的沈從文,又怎會看不出其中的端倪?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魯迅:将愛情視作玩物

關于魯迅的抨擊,該作品是一首短詩,名為《我的失戀》。

據說,魯迅寫這首詩的初衷,是為了批判那些無病呻吟的失戀詩,但在當時,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卻無疾而終,而這件事就是魯迅寫下這首詩的導火索。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魯迅對愛情并不反感,他隻是不喜歡那些意志消沉、矯揉造作的文風,還曾多次寫文暗自嘲諷徐志摩。

而在這首詩裡,魯迅不僅對徐志摩膚淺的愛情觀進行了指責,還順便暗自嘲諷了林徽因将愛情視作玩物,因為詩中所使用的意象實在和兩個人的身份過于比對,難免會讓人聯系在一起。不過林徽因對此倒并未有所回應,仍舊保持一副淡然的态度,人在出彩之後,難免會引來許多人地注視,所謂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是以林徽因選擇了漠視。

因為她和魯迅,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魯迅的文風犀利深刻,他将筆杆子視作最強大的武器,在與命運和社會的黑暗現狀做着抨擊,二人的世界觀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當時魯迅在發表這篇詩時,因為指向性太強,還遭到了拒絕,雖然魯迅有表态這首詩不過是在諷刺當下盛行的失戀詩,可徐志摩當下就傾向做這種風格的詩,想必是脫不了一定的幹系。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錢鐘書:虛榮刻薄的嘴臉

錢老先生有篇著名的短篇小說叫做《貓》,小說中的背景設定和人物形象都像極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婦,裡面的李太太俨然一副虛榮刻薄的嘴臉,還跑去日本割過雙眼皮,而李太太的丈夫論文是找人代寫的,還是因為李太太才在社會上有地位……

如此大膽露骨的諷刺,以及捕風捉影的暗喻,令人浮想聯翩。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其實,錢鐘書先生的諷刺手法向來使用得爐火純青,他寫《圍城》的時候就有所表示,其實自己就是方鴻漸的原型,雖然其中帶着一點自嘲的意味,但也足見錢老的文字功底之深厚。

那麼,林徽因之間到底有着怎樣的糾葛呢?

有人曾說,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都愛養貓,可林徽因家的貓卻總是挑釁錢鐘書家的,一來二去,錢鐘書氣不過,就寫文洩恨。

但這個理由聽上去未免有些滑稽,其實還有更深的原因——林徽因從西方留學回來後,舉辦了一個沙龍聚會,請來的人都是文壇上的各個大師,而且大家都很欽慕她,各個圍着林徽因轉。

此刻,林徽因好像很享受這種焦點的感覺,令錢鐘書有些反感,再加上林徽因和三個男子間的關系實在過于複雜,這種作風做派讓錢鐘書不是很舒服。

據說,林徽因還和丈夫坦白過,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若不是金嶽霖沒有繼續糾纏,她還有些不知所措,相信這也是讓許多人嗅到了“綠茶婊”氣息的所在。

不過對于錢鐘書的暗諷,林徽因依舊十分淡然,不曾有過任何回應。

冰心、魯迅、錢鐘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總而言之,林徽因并非是那般完美的女子,當代人很多受困于“資訊繭房”的幹擾,有人褒揚林徽因是最美的四月天,就跟風追捧;有人揭露林徽因的不良作風和虛僞造作,立刻就有一群人跟風嘲弄,這都是被資訊過度操縱的表現。對于林徽因的了解,不應該隻憑借淺談的傳記或者是幾篇不痛不癢的文章,就去評判這個人到底如何,而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和思想,切忌人雲亦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