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染率超50%,但一半中國人可能都在無效預防

緻癌物名單更新了!

時隔5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更新了緻癌物報告(第15版)。此次緻癌物名單在第14版的248種緻癌物清單基礎上增加了8種[1],包含了化學物品、實體因素、生物感染因素和環境暴露等。

感染率超50%,但一半中國人可能都在無效預防

新版中增加的8種緻癌物是哪些?

1、幽門螺旋杆菌慢性感染

關于幽門螺旋杆菌與癌症關系的研究,近年來得到大量科研人員的關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證據。

随着幽門螺旋杆菌誘發癌症的機制的逐漸清晰,此次緻癌物清單中将它的慢性感染列為明确的人類緻癌物。

2、三氧化二銻被列為合理懷疑緻癌物

這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主要用于白色顔料、油漆、搪瓷和塑膠,還可作為阻燃劑廣泛應用于塑膠、橡膠等。

3、六種自來水消毒後的鹵代乙酸副産物

此次報告新增的鹵代乙酸主要有 6 個,溴氯乙酸(BCA)、溴二氯乙酸(BDCA)、氯二溴乙酸(CDBA)、二溴乙酸(DBA)、二氯乙酸(DCA)、三溴乙酸(TBA)。

以上乙酸副産物常見于自來水生産過程中,具有緻癌副作用。但是近年來自來水消毒技術和過濾技術不斷進步,水中的乙酸含量也得到嚴格控制,我們不必過于擔心。

重新認識幽門螺旋杆菌

在新增的8種緻癌物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幽門螺旋杆菌。這種病菌在中國的感染率高達50%以上[2],也就是說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感染。

感染率超50%,但一半中國人可能都在無效預防

感染了幽門螺旋杆菌,

距癌症有多遠?

幽門螺旋杆菌慢性感染被證明與胃癌發生有顯著的相關關系。這種病菌在體内主要通過打破胃微環境的穩态,導緻胃炎、胃潰瘍的發生,進而增加胃癌風險。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90%以上的胃癌患者發病年齡大于45歲[3]。而且胃癌的發生通常在接觸緻癌物20~30年後。綜上,幽門螺旋杆菌的“威力”是逐漸積累的。此外,高鹽的腌制食品、抽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還會進一步加重幽門螺旋杆菌對胃粘膜的傷害。

除了胃癌,結腸息肉患者中幽門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4],且感染會促進腸息肉的進展,進而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哪些行為可能

會讓我們感染幽門螺旋杆菌?

1、口口傳播-共餐等

家庭内傳播是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徑。家人共餐、共用水杯都為幽門螺旋杆菌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許多人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旋杆菌,這主要來源于其家庭成員。

此外,吃不熟的食物、外出就餐、接吻等均增加感染幽門螺旋杆菌的機會。

2、糞口傳播-不注意手衛生

糞便中存活的幽門螺旋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食用這些食物會增加幽門螺旋杆菌的感染機會。

3、胃口傳播

是指幽門螺旋杆菌經感染者的嘔吐物等傳給健康者,常見于兒童中的傳播。

感染率超50%,但一半中國人可能都在無效預防

查出幽門螺旋杆菌一定要根除嗎?

《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對幽門螺旋杆菌的根除給出了指導建議。共識強調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建議根除治療對象可擴充至無症狀者。

然而,中國感染人口基數龐大,治療耐藥率高、治療不規範将導緻根除率下降,同時再感染率高,增加了反複治療的成本。是以,徹底根除全民幽門螺旋杆菌相當困難。

但是,以下人群強烈建議根除幽門螺旋杆菌:

明确的消化性潰瘍、胃MALT淋巴瘤患者;

胃癌患者、胃炎患者、胃大部切除術後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物的患者;

與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相關的疾病,如貧血等。

如何預防/根除幽門螺旋杆菌?

有些誤區需清除

錯誤的做法

吃保健品根治幽門螺旋杆菌

通過“益生菌”抑制幽門螺旋杆菌

用“抗幽門螺旋杆菌”牙膏根除

吃大蒜、卷心菜等超級蔬菜來殺菌

正确的做法

根治,隻能靠藥物(包括兩種抗生素、一種胃黏膜保護藥物和一種胃酸抑制藥物)。

治療後注意複查。

預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分餐、用公筷、飯前洗手。

參考文獻

[1]https://ntp.niehs.nih.gov/whatwestudy/assessments/cancer/roc/index.html

[2]劉文忠,謝勇,陸紅,成虹,曾志榮,周麗雅,陳烨,王江濱,杜奕奇,呂農華.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杆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中國實用内科雜志,2017,37(06):509-524.

[3] Machlowska J, et al.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Classification,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Int J Mol Sci. 2020 Jun 4;21(11):4012.

[4]郭澤玮,邵麗春.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與結腸息肉相關性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20,48(08):913-91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