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作者:木易科技說

早些年,在國内政策扶持的東風下,郭台銘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讓富士康逐漸在國内市場中站穩跟腳,随後更是因為傍上蘋果的大腿,富士康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成為了國内最大的手機代工廠,甚至奪得“全球代工一哥”的稱号,然而即便過去有着諸多輝煌,也不代表着富士康無可替代!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在蘋果手機于國内市場卷起浪潮時,富士康也是以受到諸多關注,而往後一件件員工跳樓事件發生,更是讓富士康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中,成為了備受非議的“血汗工廠”。

可在那個網絡傳播力度遠沒當下大的年代,一些“閑言碎語”對于郭台銘來說如同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絲毫沒有影響其大幅撈錢,而富士康的一路高歌更是使得郭台銘内心無限膨脹,因為在他眼裡富士康的地位已經無人能動搖,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台銘說出了讓大衆憤懑不已的話:富士康建廠就是給大陸人賞飯吃!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然而時至今日,郭台銘卻怎麼也沒想到,昔日放下的狂言卻成為如今富士康在市場中獨木難支的最大原因,而他當時怎麼也想不到,到頭來他會在自家流水線勞工上吃了大虧,讓富士康一步步跌下神壇!

【一言惹怒萬千人】

今年72歲的郭台銘出生于台灣,在1985年創立了富士康,88年正式赴往内地投資,在深圳建造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裝廠,而後在中國改革春風以及人口紅利的風口下 ,富士康憑借這兩點迅速發迹。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其不斷崛起的勢頭也被正要進軍中國市場的蘋果公司所相中,自那時起富士康就和蘋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關系,往後蘋果手機的風靡也讓富士康意識到眼下這個“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用相輔相成來形容蘋果與富士康毫不誇張,但有一點我們得知道,富士康能有昔日的成就,除去蘋果公司的訂單,更多的是其底層勞動者所帶來的,可高高在上的郭台銘何曾在乎過這些?是以在一次訪談節目中,郭台銘認為富士康的存在提供了許多的就業崗位,便說出了那句令人不喜地“賞飯吃”的言論,此言一出便掀起了輿論的巨大波浪。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要知道,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存在着巨大的潛力,而蘋果公司之是以能夠有着如此迅猛的發展,和中國消費者的選擇有着不小的關系,如果在蘋果進軍中國市場時,消費者沒有選擇蘋果,那麼蘋果的發展會同當下一般壯大嗎?顯然不會,而富士康在這一前提下又如何與蘋果公司實作“共同富裕”?

由此可見,與其說是富士康的存在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不如說是數不清的中國消費者給了富士康一口飯吃,郭台銘的話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本末倒置。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除此之外,代工行業本就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産業,技能單一不說還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是以為了能夠收獲更多的訂單,維系與蘋果公司之間的關系,富士康早前選擇了降低成本,讓出自身的利潤,而這也就使得富士康底層員工的基礎薪資并不高,見不到陽光的無塵工廠中的房間,低頭勞碌的同僚以及毫無未來可言的工作,讓富士康的上班環境充滿壓抑,跳樓事件也開始“爆發”。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在這一事件影響下,富士康本身風評直線下滑,而郭台銘訪談中放出的狂言更是觸及大衆底線,是以富士康可以說是敗光了路人緣,加上國産手機品牌的崛起,打破了蘋果手機一家獨大的局面,導緻富士康收到的訂單也不斷減少。

在2019年年末,富士康便進行了一次大裁員行動,僅是一個廠區就裁去了超過5萬的員工,而它之是以這麼做,除了訂單不斷減少不需要太多員工之外,更是因為郭台銘升起了“擴大版圖”的野心。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商人言利不言義】

當時恰逢華為事件發生,富士康為了讨得“金主”歡心,在華為遭遇困難的節骨眼上,直接對外宣布往後将不再為華為代工,好在之後比亞迪代工業務異軍突起,攬下這個擔子才使得華為渡過難關,這件事發生後,郭台銘再一次的受到大衆的“聲讨”。

眼看富士康在國内發展遇到了瓶頸,郭台銘便有了其它心思:跟着蘋果公司去印度開拓市場!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畢竟抛開諸多負面事件影響不說,随着我國經濟發展加快,人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高,使得勞動力成本也在無形中上漲,一兩個員工漲工資對一家企業來說影響不大,但對于富士康這種動辄數十萬底層員工的大型企業來說,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是其不得不重視的一點。

而印度是僅次于我國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其經濟發展上卻有着明顯貧富界限,這也就導緻印度許多地區勞動力成本極低,勞動力成本的降低就是變相增加企業利潤率,這對擅長壓低成本的富士康來說,無異于是一大利好之處。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為此郭台銘不斷裁員、轉移産線、撤走資金,投資近百億決定一心随着蘋果公司前往印度,但後來結果如何?印度投資失敗,在許多不可控因素,例如員工素質、生産環境等影響下,産能遠不及國内工廠,最後為了不失去蘋果訂單,隻能灰溜溜的重回國内開啟産線。

這時可能有人會說,富士康印度投資建廠失敗,但它不還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建廠了嗎?以美國天天喊着“重振制造業”的性子,按理說富士康在美國應該混得風生水起,可事實當真如此嗎?

【一場彌天“騙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産業轉移風潮下,美國将許多國内制造業外遷,而這也就導緻其當下本土工業空心化,并無拿得出手的制造業,是以富士康在2017年被川普忽悠去美國投資建廠後,受到了極大的重視。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但美國勞動力成本可不低,這個難題在工廠還未完工時就擺在了郭台銘的面前,是以其不斷向美國申請補貼,可随着川普不再管事後,來了個對富士康極度不喜的新老大,富士康的申請也一一被拒,而這場耗資無數的赴美投資,最後則是以工廠爛尾的慘淡結局收尾。

都說往水裡扔個石子都能激起水花,可富士康這次的赴美投資,可以說是連水花都沒見着一個,虧了個底朝天,甚至還是以備受譏諷。

在四處投資無果的情況下,郭台銘隻能将重心再次放回國内,可這時國内市場真的還有富士康的一席之地嗎?

【東山再起的“攔路虎”】

早在1988年,深圳富士康代工廠建成後,一位名為王春來的21歲女勞工投身于流水線中工作,之後曆經9年時間,王春來憑借豐富的經驗以及出色的學習能力、上司能力當上了部門主管,而彼時的郭台銘怎麼也想不到,這個早前不被自己所重視的小小員工,卻在當下成為了自己東山再起最大的障礙。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當時王春來成為部門主管後有了更大的目标,自身離開富士康投資了一家代工廠,意圖打下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為對富士康的了解,她将目标同樣放在蘋果公司身上。

之後經過十數年的發展,王春來帶領的立訊精密收購了聯滔電子,擠進蘋果供應鍊體系中,接下來的時間裡,立訊精密瞅準機會拿下蘋果AirPods耳機訂單,成為蘋果無線耳機最大代工廠商。

緊接着立訊精密更是接連收購兩家蘋果的代工公司後,着手布局進軍手機代工業務,而這也讓缺乏不可替代性的富士康面臨不小的危機,畢竟蘋果公司向來不喜歡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長期依靠富士康的它也在有意無意的縮小對富士康的依賴。

郭台銘曾放下狂言,稱富士康給中國人賞飯吃,如今卻慘遭打臉

除了立訊精密外,比亞迪的異軍突起更是打得富士康一個措手不及,其在富士康放棄華為後,不僅接下這個擔子,更是借此實作産業更新,如今聲明不顯的比亞迪,更是被人們冠以“全球第二代工廠”的稱号,由此可見富士康此番意圖在國内市場東山再起将有多難。

總的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的富士康雖然四處碰壁,但其底蘊還是在的,不過在這個企業發展艱難的環境下,富士康也不得不試着從其它領域尋求新的生機,是以就有了前不久富士康建造晶片封裝工廠一事。

那麼在最後,對于富士康以及郭台銘,不知身為讀者的你,有何不一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木易互相探讨,如果想了解更多,咱們下期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