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在江西高安洲上村有一位老兵、老黨員叫陳訓楊,如今已經101歲。他從部隊複員60多年,一直像普通農民一樣默默耕作,沒人知道他參軍的詳細經曆,包括他的家人。

1993年的一天,73歲的陳訓楊,在家中幹活時突然覺得左眼劇痛,不久竟然看不清東西了。家人立即把他送到醫院治療,經過醫生精心治療,眼睛仍未能保住,不得不動手術将眼球摘除。

陳訓楊這次住院共花去630元。鎮民政部門知道陳老住院的情況後,派人到醫院看望了老人,并告訴老人的兒子陳壩根,

按照相關政策可以為老人報帳一部分醫藥費。

陳壩根高興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并拿着醫院開的收據準備到鎮裡報帳費用。陳訓楊卻叫住了他,生氣地斥責:“咱們家裡沒錢嗎?虧你還是個黨員,總想着占組織的便宜。”

陳壩根有些委屈心想:“這是鎮裡通知的,又不是我非要去的。”但考慮到父親剛出院,不能再動怒,他默默地把收據還了回去。陳訓楊接過收據,撕得粉碎。

陳訓楊不知道的是,他的醫藥費是兒子賣了家中兩頭豬才湊齊的,而這原本是要用于孫子的學費和來年的肥料錢。

當時陳壩根非常不了解,按照政策去報帳,又沒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父親為何這麼生氣?而關于父親左眼失眠的原因,醫生的結論是曾經受過傷,但具體受過什麼傷陳壩根也不知道。

他不是不想問父親,他非常了解父親的性格,這麼多年了,關于以前的事情,問他也不會有答案。

這兩個問題一直困擾了陳壩根許多年。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陳訓楊

前幾年,各地都在采集退伍老兵資訊。當時陳訓楊的孫子陳傳球在村裡當村幹部,作為幹部自然要以身作則帶頭響應上級号召,他知道爺爺曾當過兵,就拿着爺爺的複員證跑去登記了。

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從業人員對這麼将近百歲老兵經曆非常好奇,詳細查閱甄别了他的檔案後不禁大吃一驚——

這位老人竟是一位立過兩次一等功的大功臣。

陳訓楊隐藏了60多年的往事才漸漸被人所知,這時陳壩根才了解父親,

連自己的功臣身份都隐瞞了數十年,從未向組織要待遇

。而自己卻因為幾百塊想向組織伸手,怎能不惹他生氣呢?

讀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會問,陳訓楊到底有着怎樣的戰鬥經曆?他的眼睛為何會受傷?

他為何要在6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隐瞞自己的身份連家人都不告訴呢?

陳訓楊出生于1920年,他有6個哥哥。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我們常說個人的命運是被時代左右的。假如沒有戰亂,陳訓楊這樣的家庭或許貧窮,但大概會是幸福的。

陳訓楊的兩個哥哥主動參加紅軍後來便失去了聯系,另外兩個哥哥被國民黨部隊抓壯丁也一去不返,抗戰期間僅剩的兩個哥哥又死于日軍轟炸。

一個完整的家頓時變得支離破碎,那個年代像陳訓楊這樣的家庭數不勝數。

抗戰勝利後,陳訓楊和父親高興地以為終于要過上安穩的日子了。然而國民黨卻挑起了内戰,讓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再次陷入戰亂。

1948年,陳訓楊的父親剛剛去世不久,一群國民黨士兵來到洲上村說要找年輕人去搬運裝備。陳訓楊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他不想卷入戰争,苦苦哀求道:“我已經有兩個哥哥去參軍了,

家裡隻剩我一個人了,放過我吧。

然而那群士兵卻不由分說,用繩子把陳訓楊與其它年輕人綁在一起,押上了戰場。時隔數十年後,陳訓楊記憶已經嚴重退化,但他卻清晰地記得這一幕。

當時解放軍已經進入全面反攻,由于戰事吃緊,陳訓楊沒受過什麼訓練就被押上戰場。國軍當中許多士兵都是抓來的壯丁,這樣的部隊自然沒有戰鬥力可言。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抓壯丁劇照

在淮海戰役中,國軍慘敗,陳訓楊也被俘虜。由于受國軍宣傳蒙騙,

他以為自己會被槍斃,内心非常恐慌。

一位解放軍班長遞給他兩個窩窩頭,讓他先填飽肚子。陳訓楊一邊流淚一邊啃着窩窩頭,但這窩窩頭實在太硬,難以下咽。班長看到後又去炊事班給他打來一碗熱面條。

解放軍對待俘虜的政策是非常寬大的,願意繼續留在部隊的,經過改造編入部隊,不願留在部隊的發放證明和路費讓其回家。

一開始,陳訓楊是想着回家的。在一次俘虜訴苦大會上,陳訓楊聽到一個又一個跟他類似的悲痛故事,深受感染,也站上台痛訴自己的失去父母兄弟的悲慘故事。

連長聽了傾訴後,組織全連一百多人祭奠陳訓楊的親人,還制作了八塊靈牌,連長和指導員親自捧着靈牌。要知道在中國傳統習俗裡,一般人隻會為自己直系親屬捧靈牌。

陳訓楊被深深地感動,他流着淚說:“我要留在部隊,為死去的哥哥們報仇。

”陳訓楊提出要入黨,但連長告訴他要等一等。

這也在情理之中,入黨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絕不能憑一時興起,要經過嚴格的考察。

此後,陳訓楊便成了解放軍第46師138團3營8連的一名戰士。

1949年4月20日,由于反動的南京政府拒絕八項和平條件,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這次戰役采取寬正面渡江方法,在綿延一千多裡的戰線上設了幾十個渡江點。

當時江面上的船全部敵軍拖到長江南岸,而解放軍停靠在長江北岸内湖和内河裡的僅剩一些小船,這些船大多隻能乘坐8到12人,最大的也隻能乘坐百來人。并且内湖和内河出口都被敵軍封鎖。

解放軍采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就是重新開挖管道,灌水後把輪船拖出去。一位首長後來回憶說:“我們的船不是從水路出去的,而是從旱路出去的。”這背後當然離不開當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援。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陳訓楊的獎章

當時陳訓楊所在的16軍在安慶集結渡河,渡河前部隊需要挑選出一批突擊隊,

條件有三個:黨員、南方人、懂水性。

當時部隊大多是北方人,被稱為“旱鴨子”,全部符合條件的人并不多。

為了感謝解放軍對自己的恩情,雖然陳訓楊隻滿足南方人這一個條件,但他卻瞞着連長說自己懂水性,要求參加突擊隊。

突擊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敢死隊,作為最先搶灘登陸的部隊,風險極大。陳訓楊甚至已經做好犧牲的準備,他與一名贛州籍戰友交換了位址,約定萬一誰犧牲了,活着的人就幫對方把遺物帶回家中。

戰役打響,陳訓楊作為舵手,與戰友們向箭一樣朝江對岸駛去。密集的炮彈和子彈不斷射向江中心,在他們身邊炸起一根根沖天般的水柱。江上飄着犧牲的戰友的遺體,還有被炸死的魚。

陳訓楊完全顧不上這些,他隻有一個信念,就是盡快沖到對岸消滅敵人。當他們沖上灘頭時,敵人很快就潰敗了。陳訓楊又接到指令,往返兩岸接送隊友。

據陳訓楊回憶,300人的突擊隊中,隻有50人突破了敵人的封鎖,而完全占領敵人陣地後,僅剩10多人。在這次戰鬥中,陳訓楊冒着槍林彈雨,往返了6次,卻安然無恙。

戰後,陳訓楊榮獲一等功,還被授予“水上英雄”稱号。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解放軍取得渡江戰役勝利後,敵軍迅速向南方潰退。為了不給敵人喘息機會,解放軍立即實行寬正面追擊。當時敵軍大多以機械化行軍,而解放軍全靠兩條腿,人不歇腳,馬不下鞍,日夜不停地追擊。

四月的南方,陰雨綿綿,還有一股寒意。解放軍官兵常常在雨地裡行軍,卻沒有一個人叫苦,硬是憑一雙腳追趕着敵人的汽車。有時候解放軍第一梯隊已經行進五六百裡,而第二、三梯隊還要消滅一股被一梯隊甩在後面的敵人才能繼續前進。

到五月初,最遠的部隊已經追到福建北部,江西東北部,前進了一千五百多裡。陳訓楊所在的16軍追擊到浙江常山附近。

當時軍長決定率主力攻打衢州,由政委王輝球率138團奔襲江山縣城,

陳訓楊所在的尖兵8連又一次沖在了最前面。

8連戰士殲滅敵軍一個警戒排後,3營随即切斷敵軍南逃退路。

等主力部隊趕到後,迅速攻入城内,活捉了敵縣長和師長。這次138團以少勝多,殲敵5625人,自身隻損失不到50人。

這是138團在解放戰争中最輝煌的戰果。

陳訓楊由于作戰英勇,在戰後再次獲得一等功。兩次一等功證明陳訓楊是一個意志堅定,作戰勇敢的戰士,

他通過了組織的考驗,光榮地入了黨。

經過短暫的休整後,陳訓楊所在的部隊又向大西南進軍,參加解放西南戰役。部隊行至三穗時接到二野電令:“務必在11月15日占領貴陽。”

軍長打開地圖一看,距離貴陽還有七百多裡,但時間隻有五天。他隻得下令各部:“日夜兼程,趕到前面,以最快速度占領貴陽。”

16軍各部開展起了行軍競賽,看誰殲敵更多,看誰走得最快。大家一路上你追我趕,原本在側翼的46師,一下跑到最前面去了。其他部隊也追趕着46師。

16軍軍長回憶,每天晚上研究第二天的行軍裡程時,基本是靠伸出食指和拇指來量。這麼一量就是一百二三十裡,有時候達到180裡。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剿匪戰鬥

陳訓楊也說那是最艱苦的一段日子。最開始部隊是輕裝跑步,後來負重到20公斤行軍。陳訓楊擡着重機槍,肩膀都壓變形了,腳上全磨起了泡,動一下就鑽心地痛。那時候他甚至想,

甯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再走路了。

心裡雖然這樣想,但陳訓楊卻始終沒放棄,甚至比許多人都做得更好,

他最多遠一天進行180裡。

最終,陳訓楊所在的183團最先進入貴陽,他也獲得了“行軍模範”稱号。

西南解放後,陳訓楊還參加過剿匪戰鬥。在一次戰鬥中,躲在暗處的土匪用鳥铳向他開了一槍。陳訓楊左眼被擦傷,當時經過部隊治療,很快就恢複。不料,43年後舊傷複發,導緻眼球被摘除。

此後,陳訓楊又跟着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而他們直到1955年4月才從北韓撤回。

新中國終于迎來了難得的和平,闊别家鄉7年的陳訓楊早已歸心似箭,他立即向部隊提出了複員申請。

在離開部隊前,首長楊得志召集部隊功臣開了個會,在會上他強調:“你們在部隊都是英雄,但到了地方不能稱英雄,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團結老百姓,再立新功。”

這句話,陳訓楊牢牢記在心裡,帶着23枚軍功章回到家鄉。複員數十年,他始終未向人提起過自己在部隊立功的事情,包括自己的家人。

為了提高糧食産量,新中國成立之初進行了一場興修水利、治理江河的大運動。陳訓楊奉命調至高安上遊興修水壩。那時修水壩實行軍事化管理,陳訓楊再次發揚軍人本色,搶着幹最累的活,每天最早出門,最晚收工。

在1956年到1960年這段時間裡,高安縣興修了上百個水利工程,而陳訓楊參與了其中大部分工程。

他一心撲在水利工程上,極少回家,就連兒子出生時都不在家裡。

村裡的堂哥看到他對修水壩的熱情如此之高,便說:“你兒子就叫陳壩根吧。”後來陳訓楊的每個子女幹脆都帶一個壩字,大女兒叫陳壩英、二女兒叫陳壩綠、三女兒叫陳壩鳳。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陳訓楊與妻子

水利工程結束後,縣裡看到陳訓楊表現突出,原本想調他到當地苗圃工作。對于這個“鐵飯碗”,陳訓楊卻提不起興趣,他認為自己大字不認識幾個,是個大老粗,還是适合在家種田。便拒絕了。

陳訓楊回鄉當起了農民,大家都知道他責任心強,處事公正,紛紛提議要他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陳訓楊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帶着鄉村們修建溝渠,開發果園。

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成為鄉裡的模範村。

大家都富起來了,陳訓楊自己的生活卻沒得到什麼改善。由于一心忙于公事,加上家裡沒多少錢,他的一座三間房的小屋,修了10年還沒完工。

陳訓楊對家人要求極為嚴苛,絕不允許他們占公家便宜。兒子陳壩根曾建了一個大養豬場,後來鄉鎮搞環境整治,要求各地拆除養豬場。陳壩根跟鎮上反映,等幾個月母豬生産了再拆,好減少些損失。

鎮裡答應了,陳訓楊卻不答應:“你是黨員,應該起帶頭作用,怎麼能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搞特殊呢?”

在風雲動蕩的歲月,陳訓楊也因為曾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的經曆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但他始終堅信組織會還他清白,仍然按時繳納黨費。

十年後,陳訓楊終于等來了清白。組織要幫他把工分補上,他卻說什麼也不肯要:“隻要有個黨員身份就足夠了。”

陳訓楊的功臣身份公開以後,感動了許多人,一波又一波的人上門來慰問、采訪。很多人問他

為何這麼多年一直隐瞞身份呢?

老兵因舊戰傷摘除左眼,得知家人要去報帳費用斥責:家裡沒錢嗎?

偉大的背影

陳訓楊回答說:“人要懂得知足,當年和我一起戰鬥的戰友,有多少人連屍骨都找不到了,我還能回家娶妻生子。哪裡還有臉去問組織要東西呢,楊得志司令也教育過我們,回鄉後要團結老百姓,不能稱英雄。”

隻為一句叮囑,陳訓楊甘願60多年平凡、清貧,卻從不向組織伸手要任何東西,哪怕原本就屬于他的。

這種默默的堅守背後顯露出堅定的信仰和對組織的絕對忠誠。

在戰場上,他披肝瀝血,不畏犧牲,用一枚枚軍功章譜寫英雄壯歌。在和平時期,隐藏身份,默默耕作建設自己家園,用實際行動影響着身邊每一個人。

不論是戰場上的英雄,還是和平時期的普通人,不論遇到困難還是委屈,陳訓楊始終沒有忘記初心,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這種堅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喜歡本文的朋友,麻煩點個關注

@溫度曆史

以免錯過更多感人曆史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