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中國古代曆史上出了不少的權臣,他們獨霸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曆史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也遭到了後人的不少非議。在這些權臣執政過程中,皇帝就是他們手中的傀儡和橡皮圖章,隻能聽起指令而行事。西魏和北周的權臣宇文護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位,而且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史中弑殺帝王最多的權臣之一。他掌握朝政不到五年,便連續弑殺了三位皇帝,其手段真可謂嚣張霸道之極。然而在後人評述他的作為時,卻總會談論到一個問題。既然宇文護擁有連續弑君三次的權勢,為什麼不自己登基稱帝呢?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護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侄子,他的父親宇文颢是宇文泰的哥哥。宇文泰在北魏六鎮起義和軍閥混戰中崛起,最終成為了西魏的大丞相,獨霸朝政和廢立皇帝都是他說了算,可以說是權傾朝野。西魏在宇文泰手上發展迅速,經過一系列托古改制的革新後國力得到加強,迅速扭轉了對北齊和南梁的不利局勢。到宇文泰去世時,西魏已經在戰略上占據了優勢,照此發展下去一統天下隻是時間問題,可是宇文泰的突然病逝打斷了這個發展程序,而宇文護作為宇文泰的繼承人登上了權力的制高點,繼續宇文家族對西魏朝廷的控制。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由于宇文泰去世時,他的幾個兒子還比較小,沒有辦法繼承他的事業,是以他才把權勢交給了侄子宇文護。宇文護是在宇文泰身邊長大的,在北魏六鎮起義及其後來的軍閥混戰中都立下過大功,是以受到宇文泰的看重。宇文護繼承了宇文泰的權勢後,很快穩定了西魏朝廷的大局,開始了謀朝篡位的操作。他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禅讓皇位,擁立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登基稱帝,開創了北周的江山社稷。此後為了獨霸朝政,宇文護開始了頻繁弑君的曆程,五年之内弑殺三位皇帝,其手段的毒辣兇殘簡直令人發指。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護的叔叔宇文泰就是權臣,西魏皇帝在他手裡就是傀儡。雖然他對西魏的功績很大,但在他的統治下宇文家族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可謂是權傾朝野。即便如此宇文泰也沒有像宇文護那樣頻繁地選擇弑君,隻是弑殺了北魏分裂後逃到關中的孝武帝元修。可宇文護就比宇文泰強悍得多了,他五年之内連續弑殺三位皇帝,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極差的名聲。被他弑殺的皇帝不但有西魏恭帝拓跋廓,還包括宇文泰的兩個兒子,北周的孝闵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可以說為了獨霸朝廷大權,宇文護無所不用其極,已經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護弑殺的第一位皇帝是西魏的恭帝拓跋廓,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謀朝篡位。從當時的曆史背景來看,拓跋廓早晚都有這麼一天,從宇文泰獨霸朝政開始就決定了他的結局。可以說從北魏分裂成東西魏開始,這個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皇朝便已經名存實亡了。宇文泰去世,宇文護逼迫拓跋廓禅讓皇位,西魏出現改朝換代,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宇文護弑殺拓跋廓,這也是南北朝以來處置亡國之君的标準流程,雖然被很多人所不齒,但後世的曆史學者還是能夠了解的,并不會引發太大的争議。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第二位被宇文護廢殺的皇帝是宇文覺,他是宇文護的堂兄弟,也算是由宇文護扶上台的。可登基稱帝才幾個月,他就被宇文護廢為略陽公,不久之後便被毒殺,年僅十六歲。然後宇文護又扶持了宇文覺的哥哥宇文毓為皇帝,但宇文毓也沒當多久。據史料記載,宇文護讓膳部下大夫李安在宇文毓的飲食中下毒,不久宇文毓就毒發身亡了,前後隻當了不到三年皇帝。接下來宇文護又扶持了宇文毓的弟弟宇文邕為皇帝,宇文邕不敢與宇文護抗衡,韬光養晦的當傀儡皇帝。宇文邕的态度讓宇文護很放心,這才保住了性命。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從上述的過程看,宇文護在廢殺皇帝的過程中還是比較順利的,并沒有引發什麼混亂和動蕩。如果僅僅從這個角度出發,宇文護完全可以自己登基稱帝,而不必讓皇位在堂兄弟之間輾轉,讓自己當個充滿争議的權臣。然而宇文護并沒有如此操作,而是堅持當了十幾年的權臣,這就讓很多曆史愛好者感到疑惑了。

宇文護為什麼不登基稱帝呢?史書上隻用了一個詞,羽翼未豐。宇文護能夠三次弑殺皇帝,如此大的權勢,怎麼就羽翼未豐了呢?羽翼未豐還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弑殺皇帝,這豈不是沖突的?要完全解釋上述問題,還得從宇文泰托古改制後留下的政治和軍事制度說起。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前文講過,宇文泰為了增強西魏的國力,也為了提高宇文家族對國家和朝廷的掌控,用托古改制的方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最終形成了關隴貴族集團,宇文泰在這個門閥集團的支援下成為國家的實際統治者,而西魏皇帝隻是宇文泰手中的傀儡而已。宇文泰去世後,宇文護繼承了宇文泰的權勢,成為了關隴貴族集團的新領袖。但是宇文護畢竟不是宇文泰,在這個貴族集團中存在很多反對者。尤其是和宇文泰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對宇文護的上位就存在很大的意見,比如八柱國中的趙貴、獨孤信就是典型代表。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護逼迫拓跋廓禅讓皇位,讓宇文家族取代拓跋氏,這是關隴貴族集團内部已經達成共識的,是以第一次弑君奪位非常順利。但宇文覺登基後,宇文護卻與關隴集團内部發生了沖突。宇文覺雖然才十六歲,但也是有意獨掌朝政的,也得到了關隴集團的老人的支援,這就背離了宇文護的意願。雖然宇文護利用繼承于宇文泰的權勢先處死了八柱國之一的趙貴,後來又逼迫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自殺,但卻始終無法完全掌控關隴貴族集團。由于不能掌控這個西魏和北周朝廷存在的根本性力量,宇文護就沒有登基稱帝的把握。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出現這種情況的最大原因是關隴貴族集團與别的門閥集團極為不同,各大門閥家族之間關系密切,從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有緊密的聯系,可以說是盤根錯節。尤其是宇文泰建立府兵制,設立八柱國後,這些門閥家族以鮮卑氏族的方式進行聯姻,在血緣上也加強了各家族之間的聯系。宇文家雖然是關隴集團的領袖,但從私人關系上看,又顯得更加複雜。宇文護作為宇文泰的繼承人,關隴集團各家可以遵守與宇文泰的約定,但并不代表他們就會支援宇文護稱帝。實際上宇文護當權臣,還必須借着宇文護的兒子當皇帝的名頭。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從宇文護處死趙貴和獨孤信的事件就可以說明,宇文護在關隴集團中的勢力是非常有限的。趙貴和獨孤信都是八柱國之一,因反對宇文護獨攬大權而被處死,接下來便是宇文護廢殺了宇文覺,擁立了宇文毓。如果是别的朝代出現這種情況,支援宇文覺的家族肯定會被連根拔起。但趙貴和獨孤信的家族卻絲毫無恙,繼續享受着八柱國和關隴門閥的待遇。是宇文護仁慈,給兩大家族留下生機麼?其實并不是,而是宇文護沒有這個能力。他處死趙貴和獨孤信可以讓兩大家族忍氣吞聲,但要是硬碰硬恐怕也讨不了太大的好處。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泰經過托古改制後既是朝廷方面的權臣,也是關隴集團的領袖。宇文護繼承宇文泰的權勢,在朝廷方面以大冢宰統領全國軍政大權,但在八柱國内部并沒有太多直接指揮的軍隊。當時設立八柱國時,宇文泰并不直接帶兵,軍隊是在趙貴、獨孤信等六柱國的統率之下。宇文護的權勢來自于宇文泰,是以他直接統率的是北周長安附近的軍隊,也能私人調動十二大将軍中願意靠攏他的将領。從史書來看,這些将領并不多,除了宇文家族的部分将領外,也大多是宇文泰個人關系比較密切的外戚,比如宇文泰的外甥賀蘭祥、尉遲綱、尉遲迥等人。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護的主要勢力還是在長安及其周邊,其他門閥家族的勢力在北周全國也有不少。尤其是處于對北齊和南梁作戰的前線,很多領兵的大将軍都是來自于其他柱國或門閥世家的人。宇文護如果貿然稱帝,這些地方的軍隊如果不支援,甚至起兵反攻長安勤王,他的皇位也坐不穩,北周也會陷入内亂之中。是以宇文護選擇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套路,借着宇文泰幾個兒子的名義号令天下,自己以大冢宰的政治地位獨霸朝政。其實這也是宇文護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畢竟八柱國和關隴集團的勢力太大,貿然稱帝就是找死。

兩朝風雲(五五)宇文護連殺三位皇帝,為何不選擇自己登基稱帝?

宇文泰雖然去世,國家也被宇文護所掌控着,但西魏和北周的政治格局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掌控國家的根本力量不是宇文一家,而是以八柱國為核心的關隴集團。這些家族可能存在内部沖突,但在政治利益和軍事利益上是有着相當大的共通性的,在關聯方面更有血緣依托。宇文護想要稱帝不隻是個人問題,也不隻是宇文家族的内部争端,而涉及到整個關隴集團。在沒有獲得各大家族的支援之前,宇文護沒有貿然稱帝,而是選擇穩妥的權臣路線,也是各方面的綜合考慮。尤其是外敵北齊和南梁還存在的情況,他的選擇算是比較優秀的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