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相信很多人都經曆過
很多時候是着涼感冒導緻
沒什麼大礙
但如果高燒一直不退
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告

你一定要重視了
38歲的吳先生(化名)
連續幾天高燒不退
一進醫院就被診斷為白血病
準備做化療之際
他轉入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
專家發現
這是一種特殊的白血病
幸好沒做化療
因為治療另有門道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男子高燒乏力三天确診白血病
差點用錯治療方案
38歲的吳先生平日身強體壯,上個月,他突然感覺到乏力,并且高燒發到39℃不退。特殊時期,他立馬到醫院做了核酸檢測,多次檢測結果都是陰性,那為何吃了退燒藥高燒還是退不下?為此他深夜走進了杭州某三甲醫院急診科。
在急診室打點滴治療三天,吳先生還是高熱不退。經過血液檢查,吳先生被該醫院診斷為急性白血病,準備收住入院進行化療。然而吳先生聽說浙大一院血液科排名全國第五,他立即趕到浙大一院血液科求醫。
血液科周歆平副主任醫師接診了吳先生,立即将他收治入院。“口腔一直在出血嗎?”周歆平副主任醫師和朱俪主治醫師在查房時發現吳先生口腔有大面積血泡,朱醫師看到吳先生滿嘴都是血泡就提高了警惕,吳先生的血小闆雖然隻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但這個數值不至于會導緻口腔一直出血。“您做過骨穿嗎?”吳先生立即拿出之前做過的骨穿報告,報告上寫着“考慮急性髓系白血病”。“您的出血症狀明顯,需要警惕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也就是M3。我建議您再做一次骨穿和基因檢測。”兩位醫生當機立斷。
大膽心細的判斷
救回患者一條命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也稱為M3, 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種,它差別于其他白血病就是以異常的早幼粒細胞增生為表現,而早幼粒細胞的形态特征就是顆粒,是以一般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骨穿報告上會有很多顆粒。
讓血液科醫生緊皺眉頭的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具有起病急、變化快,出血的特征,是以當看到吳先生口腔大量出血時就提高了警惕。而且,在臨床中這類白血病患者出現腦出血是最常見也是緻命性的。吳先生如果患的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卻一直當做普通白血病在化療,他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腦出血危及生命危險的情況。因為早幼粒細胞中含有豐富的促凝因子和纖溶活性物質,在直接化療作用下會使得早幼粒細胞釋放出促凝因子和纖溶活性物質,造成凝血功能嚴重異常,進而出現出血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腦出血。
“先上維甲酸治療!同時把骨髓塗片送至骨髓室,盡快出報告!”佟紅豔主任醫師聽取病情彙報後當下立斷,決定在骨穿報告和基因檢測報告出來之前,先上用專門針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方案——維甲酸,維甲酸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特效藥物,能夠誘導此類白血病細胞分化,早期服用能及時減少死亡率,并且副作用很小,利大于弊。
“考慮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吳先生用上維甲酸治療方案的兩個小時後,骨髓室李建虎主管技師打來電話。“急性早幼粒細胞特點是顆粒豐富,這位患者的骨髓圖像顆粒不明顯,細胞形态不典型,在診斷方面的确需要很豐富的經驗。”李建虎還是下了明确診斷。
“M3的治療就是要準、早、快!這位患者從接診到用上維甲酸治療,僅僅用了三個小時,這就是浙一速度!幸好這個患者及時用上了維甲酸治療,大大減低了腦出血風險。”佟紅豔主任醫師表示,該病單純依賴化療早期死亡率和患者複發率高,總體生存較差。目前維甲酸與砷劑聯合治療方案成為該病的首選方案,根治率達到90%以上。是以,一旦懷疑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應立即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這能使早幼粒細胞分化,減輕早期出血性死亡風險。
幾天後,吳先生的PML/RARA融合基因檢測報告确診他患的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所幸的是,這類白血病是預後最好的白血病,治愈率達99%。
4個患者3個肥胖
這類白血病偏愛胖子?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普遍比較胖。”佟紅豔主任醫師表示,她在臨床上接觸的此類白血病患者肥胖比例比較高,像吳先生也是個肥胖人士。其實,臨床經驗和國際研究早就發現,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中肥胖、體重超重或血脂異常的患者比例超過其它類型白血病。血液科主鴻鹄教授表示,惡性良性腫瘤細胞在體内生長需要營養,而脂肪高對惡性良性腫瘤細胞來說正是肥沃的“生長土壤”,可能會促進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生長,是以對血液病患者來說,高血脂和高脂肪對疾病的影響是一個道理。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肥胖、血脂高是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預後差的一個标志,是以,厘清高脂血症與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之間的關系,對治療也有相當積極的意義。
那有沒有一種治療方式既能夠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又能維持血脂水準正常呢?主鴻鹄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小規模聯合使用ATRA/As2O3和降脂藥物,結果顯示這種方案可以較好改善患者的脂代謝異常,進而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提供了新治療政策和理論依據。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有更多像吳先生一樣的患者可以受惠于不斷進步的研究成果用于臨床診療。
本文為浙大一院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