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一眼眼關注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戌
"戌"(xu1),這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戌"字源自古代的一種大斧頭,這種大斧頭刃面呈孤形,斧身寬闊厚重,斧柄較短。晚期的甲骨文斧身寫成三角形,有頂鈎、腳叉,有的斧身像一隻橫置靴子。
"戌"是古代少數步兵将領使用的武器,也是奴隸主屠殺奴隸的兇器,平時更多的時候是先民們在勞動生産中使用的一種工具。
金文的"戌"字的字形演化與"戎"、"戊"、"戍"等字形的演化基本上相同,木柄變彎,刃部線條化。小篆承續周朝中期金文的字形,楷書由此寫成"戌"。
"戌"字的本義是青銅斧頭。此義已經很少使用。
說文解字:"戌,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白話文"說文解字"裡這樣釋文:"戌,消滅。代表九月,這時陽氣微弱,萬物已全部成熟,陽氣向下進入地中。" 從這裡可以看出,"戌"代表農曆九月的主要原由應該是兩個,一,萬物畢成。農曆九月,農作都成熟了,需要使用"戌"去收割; 二,陽下入地也。到了農曆九月天氣逐漸變冷,先民需砍柴予備過冬使用的燃料,這必然也需要使用"戌"。自古以來,先民就有砍柴過冬的習慣,也有很多砍柴是用作燒炭。由此可見,"戌"平時就是一種勞動生産工具,戰時作為兵器使用。
"戌"作序數詞,假借為地支第十一位,也是一日内的十二時辰之一。"戌時"相當于現在晚上7:00-9: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