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福特品牌,相信目前大部分車友都不會有太深刻的印象,隻是那些長年喜歡研究汽車的老車友而言,還能夠說出其一兩項有特點的技術。而在市場終端,福特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月均銷量一直維持在2萬台左右的水準,與鼎盛時期年銷近百萬的水準砍去了八成。而消費者對于福特品牌的認知,大都停留在動力強,但是油耗高,空間小并且保值率差等方面的印象。

而近日小編走訪探店的時候,福特4s店内的客戶也并不多,雖然時值周末,不過店内看車的客戶不多,隻有稀稀拉拉的兩三組客戶。而小編也咨詢了一下目前福特各款車型的優惠,幾款車型的優惠幅度都不小,像标配2.0T+8AT動力的福特銳際,入門款車型已經跌入15萬區間,成本效益不可謂不高。
而當日小編還去到了林肯的4s店,店内的氣氛與福特相比可謂大相徑庭,不僅客戶非常多,接待客戶的服務人員都顯得有些不足,并且當場就有直接看車後下定的車友。這樣的店内氣氛非常好,與我之前一直認為林肯二線豪華品牌,選擇的人不多的觀念截然相反。
而從實際的銷量資料來看,林肯月均銷量在7000台左右,年銷量甚至超過了三菱、斯柯達、雪鐵龍這樣的普通二線合資品牌,并且銷量持續增長。
可以說,雖然林肯銷量的絕對值上不如福特,但是市場終端的熱度卻更高。那麼,為什麼林肯貴為豪華品牌,在表現上卻比福特來得更好呢?
其實如果認真對比一下兩個品牌的同級别車型,在車輛的三大件上的差距是很小的。拿緊湊型SUV的福特銳際和林肯冒險家來對比,都是采用的2.0T+8AT的動力組合,甚至發動機的型号都完全相同,并且底盤也均為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組合,不過兩款車型的價格卻有着不小的差距,冒險家入門款車型為24.68萬元,銳際則隻有16.98萬元。如果算上兩款車型的終端優惠,價格差距更大。
按理說,銳際的成本效益無疑更高一些,在終端上的銷量也會更優秀。不過實際的銷量來看,冒險家今年前11個月賣出超過了3.9萬輛,而銳際則隻有不到2.9萬輛,差距非常明顯。
而形成這種銷量反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普通品牌和豪華品牌消費者對于車輛的需求不一樣。
普通品牌車型的消費者,更加看重空間、省油、保值率和實用性,後期的用車成本以及賣二手車時能夠多拿回些錢,對于自己來說更加的重要。而豪華品牌車型的消費者則更在意車輛給自己的感覺,油耗高、保養貴對自己來說無所謂,更好的動力體驗,更足的面子以及符合自己的個性這些對于消費者來說更重要。
而福特的這套動力組合,油耗表現在同級中沒有優勢,并且後期的保養費用貴,保值率也很一般,加上福特之前危機問題上處理不當,使口碑大幅下降,是以銷量也一直沒有起色。
而去到林肯4s店,就會感覺客戶服務做得很好,女性休息區,免費的豪華午餐以及細緻的服務都能讓這個級别的消費者滿意。
是以,福特車型的銷量不好,并不是自己技術方面有什麼問題,反而應當總結經驗,推出更多符合市場的車型才是未來應該做的。而在服務方面,福特要多向林肯學習,如何讓選擇它的消費者有更多的歸屬感才算是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