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信突破核心技術:釋出中國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晶片

中國彩電企業不斷向核心技術領域突破來建構産品競争力。

1月11日,海信在北京釋出了中國首顆全自研的8K AI畫質晶片,也是海信第五代畫質晶片,也代表了國内單顆畫質晶片的最高處理能力。

據介紹,目前海信8K AI畫質晶片已經用于整機,今年将全面覆寫海信、東芝兩大品牌在内的多系列顯示産品。今年海信還将推出8K廣播級專業螢幕和Micro LED電視。

中國是彩電制造大國,但本土彩電企業競争力與日韓巨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差距也是在高端元器件領域,而近年以海信為代表的彩電企業也紛紛在核心科技領域進行布局建構底層競争力。

據介紹,該晶片首次實作了從4K到8K的跨越式發展,更突破AI感覺畫質算法等核心技術,通過配備具有“深度神經網絡”技術的人工智能,實作高精度的圖像處理,支援3300+萬像素的精确重構,能夠展現畫面中豐富的隐藏細節;26880個分區控制,通過對比度提升,畫面的細節和色彩更接近真實。

海信突破核心技術:釋出中國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晶片

海信釋出中國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晶片

“全球顯示産業已經從‘屏’的競争、銷量的競争,轉向‘芯’的競争、音畫品質的競争。2022年将是全球電視競争的拐點之年:走出幾十年的‘成本效益’之争,徹底進入畫質之争、品質之争。”海信集團控股公司副總裁于芝濤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幾十年來,中日韓企業圍繞顯示技術和産業鍊展開了激烈的争奪,海信始終站在這場競争的最前線,“晶片是海信大顯示戰略的核心底層技術。”

于芝濤表示,近年來,不斷疊代推出的畫質晶片,不僅讓海信擁有了定義産品的能力,也以此為基礎不斷向商用顯示晶片、平闆顯示晶片、Micro LED顯示晶片、車載顯示晶片等闆塊多元延伸,形成了海信大顯示産品矩陣的核心底層技術。

據了解,2005年6月,海信研發成功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并産業化的數字視訊處理晶片,這顆晶片被命名為“信芯”。如今,海信在晶片研發上持續投入,不斷推出新的産品,從高清到全高清,再到超高清顯示,形成了完整的全系列晶片産品。海信集團一直把晶片研發作為支撐公司未來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2015年11月,海信釋出Hi-View Pro超高清畫質引擎晶片一代,成為中國唯一擁有自主高端畫質晶片的電視機企業。該晶片結束了國産電視沒有自己的畫質晶片的曆史。

2017年和2018年,海信又先後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超高清畫質引擎晶片。2020年,海信研發的Hi-View Pro超高清畫質引擎第四代晶片成功點亮疊屏。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的前四代畫質晶片均實作了量産,批量應用到海信電視、專業顯示器、醫療顯示産業中,有效增強了畫質效果,提升了産品在全球的競争力。在畫質晶片之外,2020年,海信研發的屏端控制晶片全年出貨量超過5000萬顆,全球占有率超50%,穩居全球第一。

于芝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晶片有很大的國産替代空間,尤其是在家電智能化的背景下,對晶片的需求日益增加,是以公司對晶片産業的研發投入并不限于電視與顯示領域,未來更廣闊的空間在家電智能晶片。”

據介紹,海信晶片團隊目前在青島、上海、西安、日本都設有研發中心,擁有算法設計、數字和模拟IP設計、SoC內建、後端設計、封測設計及系統軟硬體開發等全流程設計開發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