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癌症進展風險低30%,高纖維飲食提高免疫療法效果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科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飲食方式會對癌症治療産生重要影響,尤其是黑色素瘤患者可能會受益于高纖維的飲食方式。患者每日補充至少20克膳食纖維可以提升自身對免疫療法的敏感程度。但随意補充益生菌可能會适得其反。

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B)在内的免疫療法已經可以幫助部分癌症患者改善病情,延長生存期。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即使使用了免疫療法,惡性良性腫瘤依然會繼續生長。

如何更好地發揮免疫療法的作用成了科學家緻力解決的方向,一些研究會嘗試尋找更多靶點和信号通路來提升免疫療法的精确性和效率,還有一部分研究則将目光放在了腸道菌群上。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Giorgio Trinchieri博士就曾與同僚發現,那些對免疫療法敏感的黑色素瘤患者,他們腸道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對免疫療法不敏感患者體内後,可以讓後者從免疫療法中受益。這說明腸道微生物群體的改變,可以激活免疫系統,并幫助對抗惡性良性腫瘤。

《科學》:癌症進展風險低30%,高纖維飲食提高免疫療法效果

▲研究示意圖(圖檔來源:參考資料[2])

而補充膳食纖維或者益生菌同樣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組成,這些舉措對免疫療法是否有影響?一些小鼠實驗顯示,當研究者給它們喂食富含果膠的食物時,可以激活免疫細胞,重塑惡性良性腫瘤微環境來抑制惡性良性腫瘤生長。

而在《科學》的新研究中,Trinchieri博士和同僚對使用了ICI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糞便微生物、飲食習慣和益生菌補充情況進行了調查。在所有患者中,有128名有膳食纖維攝入量資訊,根據比對,他們發現那些每天攝入大于20克膳食纖維的患者的生存期要更長,每天增加5克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就能将疾病進展風險降低30%。

為了測試膳食纖維是否對免疫療法有幫助,他們選取了一批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并給它們使用了ICB治療,唯一不同的是飲食中的纖維含量。結果在一段時間後,食用高纖維飼料的小鼠,它們的惡性良性腫瘤生長得明顯要更慢。

但這種現象并不能在無菌小鼠中重複,Trinchieri博士解釋稱,“這意味着高纖維飲食會通過改變腸道中的菌群來提升免疫療法的效果。”

《科學》:癌症進展風險低30%,高纖維飲食提高免疫療法效果

▲補充充足的膳食纖維,不服用益生菌對癌症治療有最好的效果(圖檔來源:參考資料[2])

其中可能的一種機制是,高纖維飲食能增加類似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的微生物數量,這些細菌能夠産生一些具有抗惡性良性腫瘤作用的短鍊脂肪酸。在他們的分析中,高纖維飲食組的小鼠體内丙酸的水準就有所增加。而那些對免疫療法敏感的患者,他們的腸道微生物中也會含有更多的瘤胃球菌科的細菌。是以,短鍊脂肪酸和這類微生物很可能有着關鍵作用。

從研究來看,益生菌的添加似乎會影響免疫療法發揮作用,喂食益生菌的小鼠往往會降低對免疫療法的敏感性,惡性良性腫瘤也會生長得比對照組更大。不過,由于患者提供的益生菌服用資料較為淩亂,研究并沒有确定免疫療法敏感度與益生菌之間的聯系。但總體來看,食用高纖維食物,不食用益生菌的患者的生存期是最長的。

“許多因素會影響會影響黑色素瘤對免疫療法的反應,” Trinchieri博士表示,“建議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不要自己擅自食用益生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