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近日,新冠變異毒株XBB.1.16引發關注。世衛組織提醒各國對新變種病毒保持高度警惕,不少人在擔憂之餘,紛紛開始檢查自家藥箱、查漏補缺。

事實上,人體對抗病毒真正的“本錢”是良好的免疫力。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 張卓莉

重慶市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 劉丁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 于康

免疫系統有兩道戰線

我們常說的“免疫力”,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免疫系統具體分為兩類:

固有免疫(又稱非特異性免疫)

即機體在發育和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禦功能,例如皮膚、黏膜等。

适應免疫(又稱特異性免疫)

指出生後通過與抗原物質接觸所産生的一系列防禦功能,例如通過接種疫苗獲得抗體。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如果固有免疫未能阻擋住病毒,人體感染以後,免疫系統便會自動進行免疫應答,識别和清除外來入侵的病毒。

1. 産生針對病毒的中和性抗體,使病毒失活而無法繼續感染人體細胞。

2. 産生殺傷性T細胞,殺傷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使病毒失去繁殖場所。

免疫力太強VS太弱,分别會怎樣?

當免疫系統處于平衡狀态時,各部分會依據機制互相合作、制約,按部就班地把大部分“壞分子”清理掉。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一旦平衡被打破,免疫系統發生紊亂,這個防火牆就失靈了。此時,一般會出現兩個現象。

免疫力太弱

本該幹活的安保系統休息了,該清除的入侵者沒人管理,就會不斷聚集,變本加厲地破壞。

此時,身體就會出現病毒或細菌導緻的各種疾病,比如頻繁感冒生病、受點小傷就容易感染。

惡性良性腫瘤也是在類似的機理下形成的:惡性良性腫瘤細胞非常聰明,它會生成一些物質,讓監視它的“警察”睡着。沒人看管後,就毫無顧忌地生長。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免疫力過強

免疫系統可能會出現“敵我不分”的情況,誤傷人體正常細胞,容易出現過敏、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在遭遇新冠病毒感染時,身體也可能因過強的免疫反應,形成“細胞因子風暴”,導緻組織器官嚴重損傷。

影響免疫平衡的因素有很多,目前認為遺傳是一大主因,年齡、情緒、壓力、睡眠、飲食、環境等也是影響因素。

讓免疫力保持動态平衡

免疫系統并非堅不可摧,且免疫力下降初期往往不易察覺,是以更要注意做好自身防護。

運動不要臨時抱佛腳

諸多研究發現,堅持長期的适度運動可以調整免疫功能,每天20~40分鐘的規律運動可以全面調動人體免疫力,并在較長時間内維持良好狀态。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建議每周至少要保證運動3次,每次30~60分鐘;快步走、騎車、打羽毛球、遊泳、瑜伽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不要臨時抱佛腳進行高強度運動,以免使免疫系統紊亂。

保持規律充足睡眠

人體免疫因子多在睡覺時形成,睡眠不足嚴重影響免疫系統T細胞功能,妨礙B細胞産生抗體;長時間熬夜還會導緻免疫力降低。

研究顯示,每晚睡眠時間少于5小時的人,比每晚睡7~8小時的人,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機會要高出82%。

均衡飲食、控制油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1)》推薦,應保證食物多樣性,多吃新鮮蔬果,以及奶類、大豆等優質蛋白,每天最少飲水1500~1700毫升。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需注意,飲食中攝入過多的鹽分,會使唾液分泌到口腔内的溶菌酶減少,給病毒、細菌提供了侵入上呼吸道黏膜的機會。

高油、高脂、高糖飲食,會導緻超重、肥胖發生,刺激體内發炎反應,幹擾免疫反應調節。

調整心理免疫力

人體免疫系統受到大腦的支配,良好的心理因素可以增強免疫力,不良的心理因素會降低免疫力。

如果有難以排解的煩憂,可以與家人朋友溝通傾訴,也可以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或喜歡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最後提醒大家,增強免疫力并不是保證絕對不得病、不被感染,更大的意義在于,能最大程度的預防感染,讓身體在感染之後能扛得住,并盡快康複。▲

本期編輯:徐夢蓮

為什麼醫生總說,“免疫力”不是越強越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