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進步,醫療衛生水準的提高,惡性良性腫瘤并發症及治療後産生的不良反應逐漸成為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如癌痛、放化療不良反應、睡眠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耳穴療法作為一種傳統中醫無創治療方法,操作簡便,安全有效,無毒副作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于惡性良性腫瘤的輔助治療中來解決上述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耳穴療法在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什麼是耳穴療法?
耳穴療法,是指在經絡理論的指導之下,利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作用于耳部腧穴,推動機體經絡氣血的運作,調整各髒腑的功能,進而發揮經絡腧穴對機體調節作用的一種治療方法[1]。
耳穴既是全身疾病的反應點,又是疾病治療點,有副作用小、見效快、取材易、療效好、經濟、簡便等優點。
常用手法:
點壓法:是指用指尖一松一壓進行耳穴按壓,按壓間隔3秒左右。
直壓法:用手指指肚按壓耳穴,持續30秒。
對壓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放在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對耳穴部位進行按壓,持續20-30秒。
耳穴療法是如何對抗惡性良性腫瘤的?
01
緩解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的反應
40%~80%的[1]患者接受化療時伴随惡心嘔吐,尤其是含有鉑類或環磷酰胺的化療方案,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計劃和生活品質,耳穴貼壓法能夠有效預防化療所緻胃腸道反應的發生。
諸耳穴合用,并通過每日數次按壓給予持久連續的刺激,能舒緩緊張的神經,抑制其興奮性,進而起到緩解惡心嘔吐、鎮靜解痙止呃的功效。
02
緩解焦慮、抑郁等精神反應
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一經确診後,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礙,表現為焦慮、抑郁,這是常見的臨床特征,它能抑制自身免疫系統、降低抗病能力,常常成為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耳穴能有效幹預輕中度焦慮抑郁的患者,這是因為耳穴刺激引起人體大腦網狀系統的正常有序化的激活與抑制,進而使病理性的行為狀态向正常的生理性行為狀态轉化。
一項研究中使用耳穴貼敷幹預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焦慮抑郁,取神門、心、腦幹、腦點、枕點、腎、脾、皮質下、交感、内分泌等穴,有效率能達到70%[2]。
03
緩解睡眠障礙
調查發現25%~59%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合并睡眠障礙,23%~44%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很多年持續伴有失眠,這提示在大部分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中失眠發展成為了慢性疾病。
中醫認為多是思慮過度、恐懼等損傷心脾,緻使氣血不足、神失所養所緻。臨床實踐表明,在中、西醫理論指導下合理選擇耳穴,采用耳壓刺激方法,能發揮調益心脾、安神定志、鎮靜催眠的作用。
04
緩解癌痛
疼痛是晚期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多因惡性良性腫瘤轉移、浸潤周圍組織、壓迫神經以及癌腫産生的某些物質如前列腺素等刺激而引起。
耳穴針刺能調整血液成分,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紊亂,協調大腦皮層、皮層下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進而發揮鎮痛、鎮靜效應。
05
緩解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是一種和惡性良性腫瘤、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有關的,持續的主觀的疲勞感覺,并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與正常人的疲勞相比,其發生快,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不能通過休息緩解,其發生率高達70%~100%。
耳穴療法可起到運作氣血、調整髒腑功能,進而使氣血平衡,經氣通暢,扶正祛邪,達到改善人體免疫功能、抗疲勞的效果。配合有氧運動可加快體液循環,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進而減輕患者的疲乏感。
操作方法
先用探棒探測,找到敏感點,以壓痕作為貼壓标記,然後用75%乙醇棉球對耳廓皮膚進行消毒,待幹後用鑷子夾取耳貼對準壓痕貼好,用指腹輕輕按壓,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脹、疼、熱感且能忍受為宜。
按壓頻次和療程:每日按壓4~6次,每次3~5分鐘,每次貼壓一側耳穴,3天後改為另側耳穴,兩耳交替進行,10次為1個療程,共計1個月。
參考文獻
1、郝仲芳.單純阿片藥物治療癌痛與姑息性化療聯合阿片藥物控制癌痛的臨床效果[J].醫學資訊,2015,28(38):22.
2、雷妍玮,楊志峥,宮深謀.耳穴貼敷幹預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焦慮抑郁的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0,25(5):82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