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誕生8個多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2021年4月16日,濰柴動力牽頭承建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揭牌。同時,科技部與山東省簽署“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架構協定,探索氫能産業的齊魯樣闆。誕生8個多月,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在推動“氫進萬家”工程實施方面,交出了怎樣的答卷?1月8日上午,在濟南召開的“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濰柴動力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釋出暨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和“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運作情況座談會給出了答案。

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誕生8個多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據了解,“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實施以來,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建立了以濰柴動力為核心,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的創新協同體,加快産業鍊技術瓶頸突破和産業化落地。目前,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和“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項目進展順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誕生8個多月,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動力董事長,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譚旭光介紹,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開發了15-200kW系列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其中 200kW燃料電池發動機,在2021年10月參加了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首家開展極寒條件下的燃料電池車隊環境适應性試驗,在-34℃一次起動成功,首家實作産品壽命3萬小時,引領了我國燃料電池産業化的程序。

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電池産品,該創新中心開展了多場景的應用示範工作。

氫能園區方面,開發了國内首款大功率集裝箱式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首款30kW固态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并在濰坊投入運作;開發了國内首款3噸氫燃料電池叉車,建立零碳排的物流搬運環境。

氫能港口方面,2021年12月29日,配套濰柴産品的全國港口首個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營運項目,在青島港啟動;開發了國内首艘80客位氫燃料電池客運船,在濟南萊蕪雪野湖成功下水試驗,實作零碳排航運。

氫能高速方面,全國首座高速公路加氫站在淄博投入營運;配套濰柴産品的49噸燃料電池重卡,在濟南泰鋼至青島董家口港區路線運作超過 5000公裡。2021年10月27日,配套濰柴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中國重汽黃河雪蠟車正式傳遞冬奧會,實作了“中國首創、世界領先、完全國産”。

現場,山東重工集團向山東港口集團傳遞首批中國重汽氫燃料重型牽引車,配套濰柴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具有動力強悍、綠色環保、安全可靠、高效全勤等特點。據介紹,這标志着氫燃料重型牽引車在我國首次走向商業化營運。

譚旭光表示,未來,我們将繼續心無旁骛攻主業,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堅定不移實作傳統高端動力和新能源動力走在最前,為我國“雙碳”目标的實作作出更大貢獻!

新黃河記者:黃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