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有很多關于肝病的科普文章中都曾提到過,肝髒疾病早期症狀不夠典型、不明顯,患者甚至是可以沒有任何異常表現。

事實也的确是如此,因為肝髒原本的代償能力十分強大,就算是肝細胞受損到僅剩下30%,肝髒也能完成基本的工作。而且,由于肝髒内部缺乏末梢神經分布,是以肝髒無法感覺和傳遞疼痛信号,以至于早期肝病基本都沒有典型症狀。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但是,随着肝髒疾病不斷發展、肝髒細胞受損嚴重,患者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表現,比如“黃疸”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黃疸的典型症狀為皮膚發黃,是以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人,隻要出現面色發黃,就會聯想到黃疸、肝髒疾病,并是以陷入恐懼、惴惴不安的心理狀态。

那麼問題來了,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嗎?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首先,面色發黃分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所謂非病理性面色發黃,多與攝入過多黃色食物、長期營養不良、貧血、長期精神抑郁等因素有關。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導緻自身機體代謝功能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又或者是黃色素大量沉積,繼而發展為了面色幹黃症狀;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而病理性面色發黃,則指的是黃疸。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成年人出現黃疸,基本都與肝髒疾病到來有關,比如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出現後,可對患者肝髒細胞造成損傷,導緻肝髒汲取、代謝膽紅素的能力降低,大量膽紅素在血液中堆積遊走,最終造成了患者面部和全身皮膚、黏膜與鞏膜異常黃染,它就是肝髒疾病最為典型的體征之一。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不過,因肝髒疾病造成的面色發黃,患者往往還會伴随其他多個身體不适,比如長期進行性疲憊和乏力、食欲不振、肝區疼痛等等。同時,受到膽紅素代謝異常的影響,大量膽汁酸鹽也會在患者體内沉積,并對皮膚表面的末梢神經造成刺激,導緻患者出現頑固性皮膚瘙癢。

既然如此,在确診為肝髒疾病之後,到底該如何避免肝髒進一步受損呢?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1、積極治療

肝髒雖然有強大的代償和再生能力,但如果患者出現肝病卻不積極治療,特别是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患者,不積極控制未來可能會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可能會發展為癌變。

是以,隻要确診為急慢性肝病,無論是哪一類型,都應當第一時間配合醫生開始綜合性治療,越早幹預治療的肝病,預後效果也就會越好;

面色發黃就是肝髒不好?醫生:未必,還應通過這些方面進行判斷!

2、生活調整

如果是出現了慢性肝髒疾病,治療僅僅隻是其中一個方面,接下來患者要做的就是從生活和飲食等方面進行調整,遠離可能會造成肝髒損傷的各類因素。比如患者應當保持清淡且均衡的食物攝入、盡早戒酒、保持充足睡眠、保持樂觀且開朗的心态等等。

總的來說,出現面色發黃,未必就是肝病到來的信号,大家應該通過多方面進行綜合性判斷。如果是近期突然出現了異常的面色發黃,并且伴随了鞏膜和粘膜黃染、小便濃茶色、大便土陶色等多個異常症狀,這才可能真的是肝病到來的表現,及時就醫進行篩查很有必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