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清王朝時期的帝王擁有衆多的嫔妃,那麼自然也就兒女成群。我們熟知的很多親王、郡王、阿哥之類都是皇帝的皇子,這些大家就算不讀過史書,也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但是其實不止是皇帝的兒子有這些等級區分,他的女兒們也存在着這類等尊論高貴的,比如皇後所生的女兒則成為嫡生,那麼他在其尊稱前面會加上“固倫”二字用于辨識她乃皇後所生,地位高出其他公主一籌,而那些貴妃嫔妃生出的則在其尊稱前加上“和碩”二字。

乾隆時期的和敬公主是清朝的最後一位嫡公主,而乾隆隻不過是清朝中期的一位皇帝,後來的皇帝所立的皇後都沒能給皇帝生一女,這或許與清朝針對皇後的人選有很大的關系。皇後的人選需為滿人,而且要求地位出生尊貴,那麼大多數皇後其實都是迫于政治需要立的皇後,并不是選擇皇帝最喜愛的妃子立後。皇帝面對後宮如此多的嫔妃,假如皇後并不能讓皇帝滿意,那麼自然她所生的子女都會少。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心肝寶貝,這一點在皇家的和敬公主也着實體驗了一生。她母親與乾隆的感情很好,愛屋及烏,是以乾隆對于和敬公主的疼愛對于當時的清王朝來說的确是無與倫比的。和敬還小的時候就能夠跟随她的哥哥弟弟們一起讀書,這等殊榮其它公主隻能羨慕的份。古代的公主們歲說出生嬌貴,但也有很多的無奈,比如就是你長大後要嫁到哪裡并非由你說了算,而是由皇帝針對當朝的政治局勢來為公主們選擇婆家,這麼一來,公主們的命運進本上都屬于政治聯姻。
和敬公主的婚姻也不例外,後來乾隆把他嫁給蒙古的一名王公貴族色布騰巴勒珠爾,按照平常的習俗,公主的後半身基本就要遠赴蒙古生活了,但是乾隆破天荒的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邊,他在京城為和敬建造了一座不亞于其它王爺規模的府邸。這下不但打破了清王朝先前的諸多先例,就連後世的我們去解讀整個大清朝都是獨一唯一的。比如出嫁蒙古的公主留在京城,比如建造和親王同規模的府邸,比如高于其他留京公主2.5倍的每月俸銀等,都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以上種種破例,或許是出于對皇後的喜愛吧,當初皇後剩下的兒子本就已被乾隆私下裡立為儲君,隻可惜的好景不長,後來該皇子就夭折了。對于喪子之痛的皇後來說,那段日子每天都以淚洗面,不久就身患重病,後來也沒能活多長命就去世了。因對皇後具有非常深刻的感情,在皇後去世後,乾隆基本上可以說把對皇後的那份感情都寄托到了女兒身上,和敬公主是皇後留下的唯一骨血,乾隆怎舍得讓他遠赴蒙古生活呢!
和敬公主留在京城,其實相當于蒙古的色布騰巴勒珠爾來京上門,因為婚事以成,公主留在了京城生活,皇帝還為他建造了宏大規模的府邸,這麼一來身為公主的驸馬爺,自然也留在了京城。這乾隆明擺着嫁女,可實際上幹的是招上門女婿的事,對于色布騰巴勒珠爾來說,即便知道是這樣,那也無可奈何,畢竟人家是皇帝嘛!
後來,和敬公主與驸馬爺也是頗為的相愛,兩人一生有5個之女,但是根據當時史書的分析,兩人其實不止5個之女,但隻被史冊記錄了5個。乾隆對和敬公主的孩子也是頗為的照顧,不僅給他們的孩子取過名字,而且各種獎賞也不亞于皇帝自己的親皇孫。
雖然用我們今天的觀念看來似乎沒什麼差别,但是對于曾經對尊卑看得很重的帝王家庭來說那就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了。這種事隻要被衆人所知,即便皇帝沒有其他的封賞,你出門辦事,别人也會禮讓三分,這就足夠了。
後來的和敬公主與其驸馬爺一算一生相愛,雖然夫妻倆離世時間相隔甚遠,但他們倆都活到了60多歲才去世的,想必當時很多四五十歲就病逝的人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并且有很很多個子女,無論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子女都頗受皇帝的照顧,她的這一生也算活得相當的不錯了。帶着諸多的榮耀走完一生,還給後世留來一座曆史府邸紀念,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