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日軍的元帥到底是個多大的官?

“元帥”這個頭銜對于軍人來說有着非常大的誘惑,麥克阿瑟在卸任陸軍參謀長去菲律賓任職時,其中一個要求就是授予自己為菲律賓元帥,大大滿足了其虛榮心。由此他也成為美軍曆史上唯一一位被授予元帥軍銜的軍人。

二戰時,日軍的元帥到底是個多大的官?

再來說說日本,在觀看反映抗戰的影視作品或相關軍事文章時,經常能看到“元帥”這個名稱,可能有些人就好奇了,難道二戰時的日軍跟蘇聯、納粹德國一樣,在軍隊中也設有元帥軍銜?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二戰時期,在日本軍隊中,“元帥”隻是一種榮譽稱号,常常帶有勳位的性質,并無多少實權。基本上,元帥為日本陸、海軍的名譽稱号,官銜為元帥陸軍大将或元帥海軍大将,通常是部隊指揮官退休時才會賜與元帥稱号。

二戰時,日軍的元帥到底是個多大的官?

不過到了二戰後期,随着戰争的擴大,是以又出現了以元帥稱号出任部隊指揮官的例子,如果日本元帥海軍大将永野修身,太平洋戰争期間日本海軍第一号首腦。

那麼日軍的“元帥”這個稱号是怎麼産生的呢?1898年1月20日,明治天皇在位時期,日本遵照天皇教谕和《元帥府條令》設立了“元帥府”。它是天皇的最高軍事咨詢機構,其成員由“功勳卓著”的陸、海軍上将擔任。被授予元帥稱号的将領,佩戴旭日菊花“元帥徽”,持“元帥杖”,并配有校(佐)、尉級副官各一名。

二戰時,日軍的元帥到底是個多大的官?

“元帥府”成立之初,其成員為小松宮彰仁親王、山縣有朋、大山岩、西鄉從道4人。按規定,獲元帥稱号者,也是天皇另一軍事咨詢機構軍事參議院的成員,并有權代表天皇檢閱部隊,元帥在軍内雖無指實權,但作為軍界元老,對日本政界、軍界均産生過重大影響。

二戰時,日軍的元帥到底是個多大的官?

後來,一些有兵權的資深将領也獲得元帥稱号,如東鄉平八郎、杉山元、寺内壽一等人。個别建有“殊勳”的死去将領,也被追晉元帥,如山本五十六。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來時。日本累計有30人被晉封為元帥,其中,陸軍17人,海軍13人。

二戰時,日軍的元帥到底是個多大的官?

簡而言之,二戰期間日本軍隊中的的元帥是一種榮譽稱号,帶有勳位性質而不是一個正式的軍銜等級,即日本的軍行等級體系中不包括元帥這一級,其最高軍銜為上将,即日文中的大将。因為日本将官級軍銜為少将、中将、大将。大将相當于英美西方國家軍銜制中的上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