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網上盛傳關于“二戰末期,一支規模在千人左右的日軍部隊被鳄魚消滅”的故事,風傳許久。雖然罄竹難書、人神共憤的小鬼子,斃命鳄口屍骨不全,内容讓人極度舒适,但所謂的“緬甸鳄魚事件”卻是人為誇大,并以訛傳訛,成為網文作者筆下“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鳄魚吃人事件”。

故事發生在緬甸第一大島,面積為2300平方公裡的蘭裡島,這座島嶼位于孟加拉灣東岸,距離大陸最近處僅30公裡。早在太平洋戰争爆發不久,日軍便占領此地,并在此駐防修建工事。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鬼子兵

1945年初,時任東南亞戰區盟軍總司令的蒙巴頓,開始策劃反攻緬甸,而地形平坦适合修建機場的蘭裡島,首當其沖成為盟軍的目标。此時在島上駐防的鬼子,是隸屬于54師團的步兵121聯隊(來自鳥取),總人數不過一千多人,其指揮官為長沢貫一大佐。而有海軍大口徑艦炮支援的盟軍(以英聯邦軍隊為主),對付這支缺乏重武器火力和炮兵支援的日軍,顯然是殺雞用牛刀。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日軍戰俘

1945年1月,偵察的英軍軍機,發現日軍在蘭裡島修築的防禦工事。1月21日,在英軍登陸部隊發動攻擊前,以“伊麗莎白女王”号戰列艦為首的英軍艦隊,對偵察标注的目标陣地進行炮擊。

大口徑艦炮很快掀翻了日軍修築的防禦工事,順利登陸的英軍将剩下的日軍從陣地上驅逐出去。守島的日軍看到勝利無望,便打算穿越蘭裡島,從島的另一端,撤往内陸。戰事持續到2月22日,盟軍才徹底占領蘭裡島。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登陸作戰

而所謂的“緬甸鳄魚事件”,便是發生在蘭裡島登陸戰的一個小插曲。一個名為布魯斯·斯坦利·賴特的英軍士兵,後來成為博物學家并寫下一本名為《WildlifeSketchesNearandFar》的書籍,其中便提到發生在1945年2月19日夜裡,栖息在紅樹林沼澤的鳄魚群襲擊撤退日軍的事件。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英軍

而這個故事不斷被炒作傳播,終成為所謂的“近千人的日軍部隊被鳄魚消滅”,并被冠以“由鳄魚造成最大規模的傷亡”,并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實際上,蘭裡島紅樹林沼澤的鳄魚雖多,但不會多達傳聞中的一萬隻或者數萬隻,生物數量是不會超過當地環境承載力。

而且島上日軍總數一共才一千人,被盟軍擊斃五百人,俘虜二十人,剩下的日軍逃往内陸地區,是以鳄魚又怎能吃掉一千多鬼子?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鳄魚

而且日軍在1942年便占領蘭裡島,對當地環境情況了如指掌,是不可能誤打誤撞闖入鳄魚的老巢。而且這支鬼子并非被打散的潰軍,而是成建制的撤退,并不時反抗英軍的追擊。即便撤退的日軍,在半路上遭遇鳄魚伏擊,出現小規模傷亡,而裝備槍械的近代軍隊還是可以打退鳄魚的圍攻。雖然鳄魚的皮膚質地堅硬,但無法抵禦近代火器的襲擊。

二戰蘭裡島之戰,千名日軍被鳄魚吃掉,是坊間謠言,還是确有其事

日軍機槍陣地

無論是當地百姓,還是日軍戰俘或者參戰的盟軍官兵,包括英軍的戰報,均未提到日軍撤退時遭到鳄魚群圍攻的事情。而且蘭裡島戰役規模不大,日軍在此戰并未投入艦船參戰,是以這支日軍并非來自被擊沉的日軍艦艇,而是熟悉當地環境的守島部隊。

而“鳄魚吃掉千名日軍”的真相,應該是鳄魚聞到戰場上的血腥味,攻擊并吞食遺留在戰場上的日軍屍體和掉隊落單的日軍士兵和傷員,并非網傳那樣的“據說二戰末期,曾有一隊近千人的日軍部隊被鳄魚消滅”這樣的吸睛奇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