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李大钊在《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中說道:“時至近日,吾人所當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長,以濟吾東洋文明之窮。斷不許以義和團的思想,欲以吾陳死寂滅之氣象腐化世界。”

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說“當學習西方文明的先進來拯救東方文明的落後”。誠然,學習先進文明是不可缺少的,落後必然要挨打。這一點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展現得淋漓盡緻。簽訂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喪失大片領土,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而在這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最屈辱的莫過于《辛醜條約》,但造就了這個屈辱的八國聯軍為何卻能夠被洗白成聯合部隊維和呢?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一、聯軍由何而來,真是維和部隊?

說起八國聯軍的起因,義和團是不能繞過的角色。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興起于山東省,是一個用來學習國術的民間組織。後來,山東巡撫毓賢為了抗衡當地的教會,便組織義和團的人去威吓教民,目的是讓教民脫離教會。

外國的教民受到了義和團的威吓,列強自然是不可能坐視不理。于是,便有了袁世凱取締山東義和團的團民,團民也由此而逃入了北京城。

列強對義和團的做法引來了慈禧的關注,加上守舊大臣的愚昧之言,慈禧當真以為義和團的人能夠刀槍不入,決定派人聯絡義和團,以備反抗列強。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實際上,慈禧的想法也很好了解,昔日四方來朝的天朝大國如今卻被慈禧口中的“蠻夷”打得落花流水,她自然盼望有人能夠來拯救清朝,打走這些侵略者,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義和團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慈禧太後派軍機大臣剛毅去視察義和團的真實情況,剛毅對慈禧奏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之語。慈禧聽後自然大喜,于是有了以“扶清滅洋”為口号的義和團進入北京城,打着“勤皇”的名頭,在北京城内燒毀教堂、拆除電線、甚至于攻進天津租界。

義和團在慈禧太後的默許下,氣勢洶洶地打擊了各國的教民。但随之而來的是,各國公使紛紛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因為清政府的未回應使得列強有了侵華的借口。

1900年,英、法、德、奧、美、意、日、俄八國對中國宣戰,以“保護使館”的名義,組成八國聯軍進駐北京,這一年是農曆的庚子年,因而又稱“庚子之禍”。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令人想不到是,當兩萬人不到的“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時,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太後卻“臨陣脫逃”了,她與光緒皇帝西逃,離開了北京城。

在訓練有素、武器先進的聯軍隊伍進攻下,大多是農民組成的數十萬人的義和團如作鳥獸散。

當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後,對義和團的大肆捕殺又如何能夠用“聯合部隊維和”這樣的借口掩飾,八國聯軍所帶來的深重災難早已說明了其侵略本質。

二、深重災難,沉重代價

八國聯軍在北京城内的暴行不勝枚舉,幾個場面便足以說明當時的慘狀。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據當時生活在北京城的一個美國人回憶:日俄法的軍隊在北京城進行了肆無忌憚的殺戮,他們猶如喪失了人性的野獸,沒有什麼是幹不出來的。

而另一位目擊者則是這樣寫道:各國的軍隊都以“抓捕義和團”的名義,對每家每戶進行了大肆的搜查,這個過程讓人觸目驚心。他們翻箱倒櫃,無處不搜,但凡是值錢之物,都被劫掠一空,若是敢攔阻的就隻是一個被殺的結局。

在英國記者辛普森的筆下:北京城真的成了一個墳場,城内到處都是死人,為沒有人為他們埋葬屍體,隻能淪為野狗的食物。

此外,還有無數的女子因不忍被聯軍欺淩而自殺身亡,這其中不乏12歲以上的女孩子,她們隻是沒了家庭,甯願沒了生命也不願失去自己的清白。

一時間,北京城内外上演了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百姓四處逃亡,錢财被搶奪,婦女被欺淩……

可以說,彼時的北京又跟人間煉獄有什麼差別呢?而制造這個人間煉獄的正是聯軍的的長官,長官的默許使得這些士兵做出了越來越殘暴的行徑。

誠然,按照聯軍的說法,之是以有聯軍進駐北京城,無疑是因為義和團在北京到處焚燒教堂和殺教民的行徑,他們隻是為了保護在中國的國民。如此理由自然是正當的,錯就錯在他們已經越界了。

燒殺搶掠已然是真真切切的侵略。事實上,鎮壓義和團不過是聯軍的一個借口,沒了這個機會,帝國主義對華野心無法掩蓋。為了侵略中國,列強依舊會有無數個這樣的機會。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那麼又是何人将八國聯軍從侵略的本質洗白成“聯合部隊維和”呢?實際上,這與清政府是密切相關的。

三、何人洗白了八國聯軍的本質?

說到洗白聯軍侵略的本質,慈禧太後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前面說到了,慈禧與光緒帝西逃,一國的統治者被逼到逃亡自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加上義和團的劣勢,讓慈禧意識到聯軍是無法打敗的,于是她便令李鴻章北上去向各國求和,與此同時還釋出了鎮壓義和團的指令,為的便是表明求和的誠意。

李鴻章與聯軍談判的目的也很明顯——保證慈禧太後的性命和統治。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如此一來,李鴻章必須改變戰争的性質,畢竟若是對立的關系,那麼各國又何須保住慈禧太後和清政府呢?最後,大清國由參戰國變成了受害國,慈禧太後則成為了義和團劫持的受害者。

此外,清廷還釋出了一則報告,報告中稱:西摩爾聯軍是以保護使館為目的,是在朝廷切實谕旨下進京的,受清廷的保護。

這份報告也就表明了清政府承認西摩爾聯軍,也就是八國聯軍進京的目的是保護外交使館。并且聯軍在北京城内的行動是受到清政府的同意和保護的,就連運送聯軍進京的火車,也是由清政府所提供的。

經過了慈禧太後和李鴻章的一番操作後,八國聯軍入侵就變成了協助清廷鎮壓叛逆的維和行動。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明面上雖然這樣說,但是戰争便是戰争,敗者必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不久後,作為清廷代表的李鴻章與八國簽訂了《辛醜條約》,其中規定:中國向各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分39年還清。

四億五千萬兩這個數字也是很有用意的,列強的用意在于要每個中國人向他們交1兩白銀的“罰金”。

有一點值得提的是,《辛醜條約》與在中國近代以來所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是有所差別的。這個差別便是,在其他條約,諸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中都有割讓土地的内容,而《辛醜條約》卻沒有割讓土地的内容。

洗白的最高境界,到底是誰把八國聯軍入侵,改成了聯合部隊維和?

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其一,既然聯軍被洗白成了是來協助清國鎮壓義和團的,自然也不能平白無故要求割地;其二帝國主義之間的沖突,在鎮壓義和團運動的過程中,列強之間的争奪已然展露,為了不激化各國間的沖突,他們我隻能使暫時放棄對中國領土的割讓要求。

盡管沒有割地,但《辛醜條約》的巨額賠款極大地加劇了中國社會經濟的壓力,人民生活越來越貧困;清政府徹底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也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小結

誠然,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一次次的戰争、割地賠款都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但同時,也讓我們深刻地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唯有強大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國家、家庭,唯有不斷前進,才不會被世界甩在後頭,别人也才不能欺負我們。

此外,讀史明智,如今的中國已經強大起來,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這段充滿屈辱的曆史,隻是為了以史為鑒,警示自己,為祖國的自立自強做更多力所能及的貢獻。

參考資料:《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