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密克戎“入侵”防控政策有何不同?專家提議盡快研發吸入式疫苗

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1月9日晚釋出消息稱,截至9日晚9點的24小時中,封控區篩查再新增20例新冠陽性,不過尚未通報核酸樣本基因序列檢測結果。

1月8日,天津新增兩例奧密克戎本土感染病例,瞬間拉響了迎戰奧密克戎的防疫警報。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高傳染性和隐匿傳播的特點,為新一輪的疫情防控增加了挑戰。

無症狀靠篩查防疫重點在輸入

第一财經記者在向中國疾控中心相關專家了解有關天津疫情的情況時,未獲得關于新發現病毒株樣本分析的進一步資訊。目前流行病學調查也仍在進行中。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國家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盧洪洲教授就最新疫情進展接受了第一财經記者采訪。盧洪洲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在當下我國還沒有完全通過有效疫苗接種來實作群體免疫,現在動态清零以及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政策仍然需要堅持下去。”

盧洪洲認為,考慮到近期的疫情,防疫政策會适當收緊。他還回應了針對奧密克戎隐匿傳播等特點建議采取哪些具有針對性的政策。

第一财經記者看到的一篇盧洪洲即将發表的《針對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科學防控》的綜述文章中寫道:“已有研究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後的臨床症狀較之前的德爾塔毒株輕,多為無症狀和輕症,住院率降低。然而,考慮到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超高傳播速率,全球衛生系統仍然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目前來看奧密克戎感染産生的症狀較輕,無症狀感染者居多,這為早期發現增加了難度。但這些無症狀感染者仍然具有傳染性,而對于無症狀感染者而言,核酸檢測是在早期篩查發現病例的唯一手段。”盧洪洲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

近日,病毒專家張永振也通過微網誌呼籲,無論疫情處于什麼階段,在能力可及情況下,必要、準确的新冠感染者活動軌迹的及時公開,是對公衆健康的最大保護方式之一。

盧洪洲認為,現在大家最擔心的是聚集性病例的暴發,由于病毒已經開始隐匿傳播,是以未來幾天的篩查中不排除會發現更多的病例。

盧洪洲強調,考慮到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染源頭還是在輸入環節,未來的防疫重點仍然應該是入境口岸等地的檢驗檢疫。“我們建議對高危職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環境、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尤其是物品、冷鍊、食物、郵寄包裹等,運輸過程中溫度往往較低,助長了病毒存活的時間。”盧洪洲對第一财經記者說道。

呼吸道免疫阻斷病毒入侵第一道關口

目前,盧洪洲所在的團隊也正在加強對病毒的基因測序工作,以及相關的中和抗體和疫苗有效性的研究。他提出,應對奧密克戎毒株可以嘗試使用吸入性疫苗進行呼吸道的黏膜免疫,效果可能會更好。

“這是因為有研究顯示,奧密克戎在呼吸道中大量繁殖,在病毒進入呼吸道第一關,我們就要能夠把它控制住,進而阻止感染。”盧洪洲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到一種吸入性的長效疫苗,能夠刺激呼吸道的黏膜免疫。”

去年12月中國香港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奧密克戎在支氣管中的感染和繁殖速度比德爾塔變異株以及新冠原始毒株快70倍。

目前已經上市使用的新冠疫苗都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但已經有企業研發出吸入式疫苗。疫苗廠商康希諾就為其單劑接種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開發了吸入式版本,使用同種制劑配方,但給藥方式不同。疫苗霧化後,裝入吸入裝置,接種者對着杯口屏息5秒,就能完成接種。據介紹,這種疫苗即将上市。

盧洪洲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即使面對奧密克戎的入侵也仍然有樂觀的理由。主要是由于目前疫苗加強劑研究結果表明,加強針能夠誘導高水準中和抗體,能夠中和奧密克戎,而且也有預防重症化的作用;而現有的藥物也仍然對奧密克戎有效,尤其是靶向非刺突蛋白的藥物不受病毒突變影響。此外,目前的公共衛生措施,包括保持通風、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和戴口罩也能有效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

展望未來,盧洪洲表示,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的同時,早期診斷和及時隔離措施對于切斷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也很重要,加上盡快接種第三劑疫苗加強免疫,同時通過開發奧密克戎特異性疫苗,以及研發廣譜中和抗體等舉措,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