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字趣談:戍(435)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戍(435)
漢字趣談:戍(435)

漢字趣談: 戍

"戍"(shu4),這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的"戍"字,是由左下部的一個左向直立的"人",右上方的一個武器"戈"兩個符号組成。

"戈"是古代軍人用于砍殺敵人的冷兵器。在殷商及周王朝時期,"戈"是軍隊在戰場上使用的主要作戰武器之一。"戍","人"在"戈"下,表示"人荷戈",有守衛的意思。注意:在甲骨文裡,"伐"字也是由"人"+"戈"所組成,具别在于"伐"字中的"戈"與"人頭"呈"交叉"圖形,強調戈"砍"在人頭上的"殺伐"之義; "戍"字幾款字形中"人頭"與"戈"不交叉,是"人荷戈"狀态,意在執行守衛。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不同的是"戈柄"寫成彎曲似孤線。小篆"戍"字由金文演化而來,相承關系仍十厘清晰。隸書由小篆形體演化,将"戈"左下方的"人"變為一撇一點。楷書由此寫成"戍"。

"戍"的本義是守衛。說文解字:"戍,守邊也。" 《爾雅.釋言》:"戍,過也。注:戍守,是以止寇賊。"

"戍"字現今仍然在使用,如保衛城市安全的部隊稱為"衛戌部隊"、衛戍部隊的指揮機構稱為"衛戍司令部"。

"戍"泛指駐守某一地方。《左傳.宣公十年》:"諸侯之師戍鄭。" 杜甫《石壕吏》詩:"聽婦前緻詞,三男邺城戍。"

"戍"也指守邊的士兵,邊防的營壘或城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