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國蕭太後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豔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态,木蘭曾作女郎來。——唐 白居易《戲題木蘭花》

世人贊美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于是花木蘭成了“巾帼不讓須眉”的典範。能夠被曆史銘記的女子不多,在封建王朝中,大唐的武則天算最有代表的一個,她在曆史中褒貶不一,人們對她的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而在大遼時期,同樣也出了一個像武則天這樣女人,她就是遼國的蕭太後。

遼國蕭太後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蕭太後本名蕭綽,小名叫燕燕,電視劇《燕雲台》是由唐嫣扮演,大緻和曆史原型相似。蕭綽是當時宰相蕭思溫的女兒,從小聰明,本可以富貴一生,卻在父親被人暗殺後,迅速成長,成為皇後,輔佐體弱多病的丈夫14年,後來又輔佐自己的兒子,攝政27年。

蕭太後被稱為遼朝統治200多年來“最英明的當權者”,帶領大遼走向全盛,被譽為是“巾帼太後”,在國家危難之際,還常常親自出兵,保護國家于危難之間。《楊家将》的故事深入人心,在民間傳說之中,她是宋朝楊家将的死敵,楊家将滿門忠烈,盡數被她斬下。

遼國蕭太後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生命總有終結的一天,蕭太後死後被葬進了醫巫闾山,這是曆代帝王看中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大遼,對這塊地方更是青睐。他們将醫巫闾山看作是能夠保護皇族綿延,保護國家風調雨順的神山。王朝興衰是曆史的必然,大遼也終究有走向滅亡的一天,公元1125年,大遼被金所滅,結束了大遼218年的統治曆史。

大遼亡了,觊觎遼王朝陵墓的人非常多,在盜墓者眼中,隻要能從裡面盜出一點東西來,自己後半生就有花不完的錢财,不僅普通百姓觊觎裡面的金銀珠寶,金兵也觊觎,在正史上,就有4次被盜的記錄,其他小偷小摸的就更多了。

遼國蕭太後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經曆這麼多次被盜經曆,在上世紀90年代出土遼乾陵的時候,有一件“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驚豔了世界,據考古專家考察,這件衣服是穿在蕭太後身上的,這件壽衣的估價為34億,而曆史上的确記載過蕭皇後愛穿錦衣華服。

這不僅僅是一件普通的壽衣,它是一件完全用黃金打造的壽衣,上面的每一根線都是金絲,還鑲嵌了寶石,一共有10703克,這在曆史中,這樣的珍品極為罕見,沒有一件完全一樣的衣服,最難得的是,上面的金線沒有斷裂的顯現,經曆了1000多年,再次看到這件衣服的時候,它依舊熠熠生輝。既然是純淨打造,為什麼盜墓者對這件壽衣視而不見呢?

遼國蕭太後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其實盜墓有盜墓的規矩,曹操曾經就組建過一支軍隊,特意用來盜墓,裡面的士兵也被稱作摸金校尉,盜墓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墓穴裡的寶貝,然後用來換錢。但是,就算是為了貪财而盜墓,盜墓者也不敢盜取死者的貼身之物。

盜墓最忌諱的就是打擾死者安寝,盜取貼身之物,是對死者最大的不敬,也十分不吉利,壽衣也是很多人不敢盜的原因之一。這是一種迷信,但也是對死者最後的尊重,就算貪财,也不會拿自己的将來和氣運開玩笑,是以隻會選擇其他的金銀珠寶。且在當時,絲織品相比古玩字畫而言,市場價值也不高,是以這件壽衣被忽略也是人之常情。

遼國蕭太後的墓被盜4次,為何價值34億的黃金壽衣,卻沒人拿走?

正是因為這樣,“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才得以保全,人們也才能重新見識到這件罕見的壽衣。宋之問在《駕出長安》中曾說過:“太平多扈從,文物有光輝。”這些文物自古以來,就是大家收藏和珍愛的對象,如果是平常人家,得到了珍貴的東西還會留作傳家寶。而這些出土的文物,則是我們國家的“傳家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