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在二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曾與日本進行過交手,然而,兩國的表現卻是大相徑庭。蘇軍從最早的諾門坎戰役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出兵東北對付日軍關東軍,他們幾乎都掌握着壓倒性的優勢。反之美軍卻不一樣了,在和日軍的交鋒中,簡直稱得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要知道等到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便成為了超級大國,兩國的軍事實力長時間都是旗鼓相當。這就不禁讓人好奇,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美軍和日軍作戰非常艱難,而蘇軍打關東軍卻是摧枯拉朽呢?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蘇軍的蛻變

事實上,在二戰初期,蘇軍的戰鬥力不僅稱不上強大,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當時蘇聯出動上百萬軍隊去攻打芬蘭,結果居然換來了一個慘勝。而蘇軍能夠完成蛻變,主要還是受到蘇德戰争的刺激,通過與強大的德國鏖戰多年,他們才慢慢強大起來。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并且,随着蘇聯在盟軍的幫助下打敗德國,蘇軍不僅氣勢高漲,同時還繳獲了不少武器裝備。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對付一群“老弱殘兵”簡直就是手到擒來的事,而這群“老弱殘兵”也就是二戰末期,蘇聯出兵東北遭遇的日本王牌部隊關東軍。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實力驟降的關東軍

這一切都源于自太平洋戰争爆發後,除了一些老弱殘兵外,日本幾乎将關東軍的全部精銳都陸續送到了太平洋。随後,日本為了補充關東軍的兵力,連一部分老人和小孩都沒有放過,顯而易見的是,這樣一支戰鬥力低下,同時士氣大受影響的部隊,他們怎麼可能是蘇軍對手。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反之,美軍在太平洋上遭遇的日軍,幾乎全是精銳。并且,日本由于早早就将許多太平洋島嶼占領,他們對周圍的環境也更加熟悉,誠然美軍有裝備和後勤補給上的優勢,但面對作戰經驗豐富,加上不怕死的日本軍隊,“少爺兵”打得非常艱難也是情有可原。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少爺兵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大兵大都沒有真正上過戰場,一群長時間待在溫室裡的新兵蛋子,他們自然需要付出無數鮮血和生命才能蛻變,是以,日軍就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隻是多線作戰加上資源匮乏,早已讓日本處于強弩之末,是以,最終美國打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為何蘇軍打關東軍是摧枯拉朽,而美軍與日軍作戰卻非常艱難?

總之,之是以會形成這樣的差異,完全是受到許多外在因素的幹擾,是以,以此來比較蘇軍和美軍的強弱沒有太多價值。何況,二戰日軍的強大毋容置疑,是以但凡能夠打敗日軍的國家,沒有一個是不強大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