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随着漢文帝霸陵被發現,一個流傳近千年的錯誤得以糾正。
隻有瓦器陪葬的帝王陵墓,實在讓人感慨,甚至因為過于簡樸,被誤解了近千年。
然而,距離霸陵不遠處的南陵,卻出土了上百件帶有異域風格的金、銀飾品,還有丹頂鶴、狍子、金絲猴等陪葬品,大量的珍禽異獸使這座陵墓好像一座皇家園林,其精美奢華完全蓋過了漢文帝的霸陵。
如此巨大的反差,使南陵的主人薄太後備受關注。
作為漢文帝的生母,薄太後到底有着怎樣傳奇而多彩的一生呢?
在漢文帝登基之前,薄太後一直被稱為薄姬。
她的一生,坎坷又幸運。
《史記·外戚世家》記載,薄姬是私生女,她的父親姓薄,與魏國宗室女魏媪有了私情,生下了她。
秦滅魏國後,作為魏國宗室的魏媪人生跌落到谷底,但是在秦末大亂之時,魏媪發現了一線希望。
她看中了六國後裔中的反秦武裝,公子魏豹在這場大亂中當上了魏王,魏媪毫不猶豫地把正當妙齡的女兒送入了魏豹的王宮,希望借此能東山再起。
為此,魏媪還專門找了當時有名的相面大師許負,為女兒算了命。
許負看了薄姬的面相後說,當生天子。
這句話不僅讓魏媪精神大振,也給了魏豹極大的鼓舞。
當時秦末亂世,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天命所歸,如果自己後宮的女人當生天子,自己豈不是也是天子命格?
于是,魏豹一不做二不休,叛離了劉邦,先是自立,然後又投靠了當時勢力更強的項羽。
在劉邦和項羽的一次對決中,魏豹被劉邦軍生擒,又投靠了劉邦,後來劉邦的手下看不慣魏豹的反複無常,就殺了他。
魏豹被俘後,薄姬作為戰利品,被送到了宮中的作紡織布。
一次,劉邦偶有興緻,視察織布作坊,意外發現了有點姿色的薄姬,于是下令将薄姬送入自己的後宮。
但送入後宮後,劉邦立馬将此事抛之腦後了,一年多都沒有召見薄姬。
本以為有了出頭之日,沒想到命運之手翻雲覆雨,再一次跟薄姬開了個玩笑。
“當生天子”的預言成了一個莫大的諷刺,被人傳為笑談。
一個偶然的機會,薄姬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薄姬小時候有兩個閨蜜,一位是管夫人,一位是趙子兒,三人曾相約“先貴無相忘”,後來,這兩位閨蜜都得到了劉邦的寵幸。
有一次,倆人在一塊兒聊天,聊到了薄姬,都嘲笑薄姬命薄。
恰巧,這些私房話無意中全讓劉邦聽到了,劉邦打聽了薄姬的情況,頓時起了恻隐之心,當晚就召幸了薄姬。
久受冷落的薄姬,對第一次召幸他的劉邦說,昨夜我夢見一條蒼龍盤在我肚子上。
劉邦高興地說,這是富貴的象征,我今晚成全你。
“蒼龍盤腹”的故事是真是假,外人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聰明如薄姬,絕不會放過人生中的任何一次機會。
一次寵幸,薄姬就懷上了孩子,生下了劉恒,但她并沒有母憑子貴,從那之後,劉邦再也沒有召幸過她。
劉邦晚年,呂後和戚夫人鬥争得異常激烈。
她們的鬥争遠遠超出了後宮争寵的範疇,牽扯到了皇位繼承的問題,鬥争最激烈的時候,一向強硬鐵腕的呂後也感到害怕,甚至不惜跪謝大臣,來保全兒子。
最後,呂後請出商山四皓,大獲全勝,保住了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
在呂後和戚夫人鬥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薄姬把自己低到了塵埃裡,活成了透明人,她既不争寵,也不站隊,安分守己地守着兒子度日。
劉邦死後,凡是他生前寵幸的女人,呂後一律将她們幽禁永巷,不許外出,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
唯獨不受寵的薄姬,呂後甚至産生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允許她跟着兒子去了代地。
在呂後掌權的十幾年間,劉姓諸王被殘害,薄姬和兒子劉恒甘願守在清苦的代地,避免了朝廷的刀光劍影。
在波谲雲詭的政治鬥争中,薄姬能不被牽連,獨善其身,與其說她謹小慎微,不如說她能看清局勢,認清自己的處境。
不像戚夫人備受寵愛,也沒有呂後的功勞和能力,在沒有任何實力與資本和别人抗衡時,低調隐忍,機智避退,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不得志時,薄太後清心寡欲,與世無争。
站在權力巅峰後,她也會毫不猶豫地出手控制全局。
漢文帝即位後,薄姬被尊為皇太後,成了後宮最有權勢的女人。
漢文帝時,周勃因為被人舉報謀反,下了大獄,他向漢文帝的舅舅薄昭求救。
薄昭聽聞後,趕緊入宮找薄太後求情,薄太後也覺得漢文帝這事辦得不妥。
第二天,漢文帝朝見薄太後的時候,薄太後氣呼呼地摘下自己的頭巾砸向漢文帝。
并怒斥他:“你也不想想,周勃當年拿着皇帝的符節到北軍大營去奪呂祿的兵權,他當時權利多大啊,那時候他不造反,現在住在一個小縣裡,反倒要造反了,天下哪有這樣的理?”
漢文帝見母後十分生氣,慌忙解釋說,我剛剛看了審訊記錄,知道他無罪,正打算釋放他。
于是,趕快派人到獄中放了周勃,恢複了他的爵位封邑。
薄太後義救周勃,成為傳頌一時的佳話。
一次,太子劉啟和他的弟弟梁王劉武一同坐車入朝,走到司馬門,倆人都未下車。
守衛司馬門的公車令堅決阻止倆人進宮,并上書彈劾二人犯下大不敬之罪。
司馬門是進入皇宮的外門,進入司馬門即進入皇宮大内。
依照禮制,百官入司馬門,均得下馬下車,步行而入。
三國時的曹植,就因為擅闖司馬門,失寵于曹操。
劉啟和弟弟被拒之門外,連深居内宮的薄太後都聽說了,她過問此事,漢文帝向薄太後脫帽道歉,說自己教子無方。
最後,薄太後親自下诏,赦免了太子和梁王,二人才得以入宮。
不是不問世事,無欲無求,而是能拎得清自己的處境。
沒有能力時,懂得隐藏,實力強大時,也及時出手。
晚年的薄太後,為了鞏固家族的權勢地位。
從同族的晚輩中選了一位女子嫁給了太子劉啟,可劉啟并不喜歡這位薄姓女子,薄太後去世沒多久,就廢了她的皇後之位。
此時的薄太後,再也不是當年毫無存在感的薄姬,關鍵時刻,也會顯示自己一國太後的威嚴。
薄太後的一生,對自己的處境一直有着清醒理性的認識,該隐忍時隐忍,該強硬時強硬。
隻有認清現實,擺正位置,才能更好地掌控了人生的方向。
有人說,薄太後是文景之治的隐形功臣。
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漢文帝賢明仁慈,成為一代明君,都離不開薄太後的教導,甚至漢文帝當上皇帝後,薄太後也繼續保持着影響力。
抛開對朝堂的影響,薄太後也是一位成功的母親。
薄太後生病三年,漢文帝目不交睫,日夜侍奉左右。
漢文帝對自己節儉,卻從來不虧待薄太後,生前死後都是如此,霸陵的墓葬品平凡無奇,而南陵的墓葬品卻珍貴奢華。
甚至,漢文帝不想委屈薄太後以嫔妃的身份葬入祖陵,就和薄太後一起離開祖陵區,另葬他處。
後世對薄太後也十分推崇,劉秀繼位之後,對呂後很反感,覺得隻有薄太後才有資格與劉邦在一起,就把呂後趕出來,把薄太後尊稱為高皇後。
命運曾對薄太後以無情的打擊,但她最終靠着自己清明的智慧,淌過了生命中那些險灘暗礁,笑到了最後。
往後餘生,願你能審時度勢,保持清醒的認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作者| 畫屏,期待在寫作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主播| 素年錦時,微信公衆号:素年錦時FM
圖檔| 《美人心計》劇照(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