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近代曆史中,蔣介石雖然一直與我們是對立關系,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看人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基本一看一個準,在他的手底下,有才華的将領并不在少數,可就是這麼一個眼光毒辣的人,卻也有看走眼的一天,還被自己的心腹暗中落井下石兩次!

此人是誰?竟然連眼光毒辣的蔣介石都能看錯!落井下石兩次後,蔣介石會如何處置他呢?本期内容,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對蔣介石落井下石的這個心腹結局如何吧!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圖檔來源于網絡

八大金剛之首——何應欽

此人就是何應欽,本期内容的主要人物。

他除了是“八大金剛”之首外

,還擔任着國民黨中央軍

陸軍總指揮一級上将

呢!這身份聽起來就很厲害有沒有。

開頭我們說過,蔣介石看人的眼光非常毒辣,那這個何應欽究竟是采取了什麼手段來獲得蔣介石信任的呢?這件事就要從孫中山先生成立興中會的時候說起了。那時的何應欽才四歲,

他的家族條件十分優良,還是少見的官宦世家,是以何應欽從小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知曉知識重要性的父親特地給他請了專職老師來幫助他提高學識,何應欽也争氣,小小年紀就可以熟讀四書五經了,還能夠對朝代的更疊變化說得清清楚楚,他的老師對他非常看好。

幾年後,何應欽成長為一個有志青年,晚清的統治變得岌岌可危,新思想在中國傳播得越發快速了,早早就接觸到新思想的何應欽決定要用自己的滿腔熱血來回報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1909年春,何應欽被陸軍部選中,進入了東京振武學校

,第二年,表現出色的他又進入了步兵科進行修習,正是在此時,何應欽加入了孫中山先生成立的同盟會中,從此便緊緊跟随孫中山先生的腳步,想要在這亂世之中為百姓撐起一片天,撐起一個新的時代。

何應欽與蔣介石是在同一個學校上過學的

,兩人不僅接受過同樣的教育,也有着同樣的理想,平日裡很多東西都不用交流,單用眼神雙方就已經明白對方的意思了,是以二人

對彼此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除此之外,何應欽對蔣介石也是很忠心的,對其體貼到無微不至,每次與其說話,蔣介石都能聽得非常順心,有這麼一個會拍馬屁還能夠說得天花亂墜的知己心腹,也不怪老蔣沒能看出他的野心。

但其實蔣介石沒看出何應欽野心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何應欽之前的确是忠心耿耿的,他是到了後來才開始對權力有了野心、有了向往的,隻是終究棋差一步。

新思想的工作一切都在一步步向前進行着,辛亥運動之後,

清王朝終于被推翻

,眼看着局勢慢慢有了好轉的迹象,誰能想到,這時候,又出了事情!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無産階級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兒,袁世凱心裡打着什麼小九九我們知道點曆史的可都清楚,這是要恢複王朝制度的趨勢啊!要知道同盟會和王朝是處于對立面的,袁世凱上位,對同盟會可沒什麼好處,指不定哪天就被穿了小鞋。果不其然,

北洋軍閥剛剛掌權就開始壓制同盟會

了,不過好在袁世凱并沒有掌權太長時間,這些愛國青年知曉了他的德行後,明白他并不會對當時的社會作出新的改變,便一起合起夥來将其推翻了。可北洋餘孽并不好根除,這也讓何應欽清楚地認識到知識才是當下時代至關重要的武器,是以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去日本深造,研習軍事指揮。

何應欽——多年盡忠報國卻因一人轉變了心性

1916年,何應欽回到中國,憑借他優秀的成績得到了重用,成為一名最年輕的軍官——黔軍14團的團長。

1921年之前,何應欽用他學到的所有知識全力沖鋒在戰争前線,那時候的他沉迷于愛國運動,也沉迷于拯救國人于危難之中,在他的心裡,沒有什麼事情比保護老百姓更重要了。倘若他真的能這樣一直下去,或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愛國青年,或許會為祖國做出很多貢獻,又或許會加入我黨,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産黨人,可無論怎麼或許,曆史都改變不了,他的結局也不會變。

何應欽曾有一位摯友名叫王文華,二人是遠親關系,平日裡聯系也有很多,何應欽的心性也正是因為此人才會徹底改變。

1921年,何應欽受到王文華的邀請,來到了貴州工作,一向心性正直的他隻想好好地為百姓謀利,但到了王文華眼中,何應欽卻成了一個野心勃勃之人。為了牽制他,王文華一直不給他黔軍的大權,直到何應欽娶了自己的胞妹王文湘,才給他放了權,但這也激起了何應欽對權力的渴望與野心,與王文華徹底反目。

拿到權力的何應欽開始結黨營私,直接架空了自己的摯友兼大舅,不僅如此,他更是逼走了貴州當地的省長,一時間,何應欽成為了貴州最大的軍官

,但他殘暴的做事手段也給自己招來了禍患,導緻最後直接被貴州另一支軍隊的上司人袁祖銘給逼離了貴州。逃命中的何應欽腹部被射傷,軍隊實力也傷亡嚴重,想要再次進入貴州不實際,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可以成為後盾的大樹,這樣既保留了自己的實力,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不得不說,何應欽這個時候腦子還是很靈光的,能夠冷靜分析當下狀态。

既然有了想法,那就要實施,何應欽想着周遭的“大樹”,慢慢将目光移到了蔣介石的身上。他們二人是同學關系,蔣介石對何應欽的印象也很不錯,是以,相對于别人,蔣介石更好達成自己的目标。

1924年,孫中山先生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八字口号,與我黨攜手創辦了黃埔軍校,培育了很多有志青年

。在當時的情況下,蔣介石的手中正好缺人,何應欽拿着邀請函來投誠真的可以說是救急了,是以他很快就得到了蔣介石的信任,在黃埔軍校成立後,直接被蔣介石任命為了副總教官,到了後來,更是成為了軍隊第一軍第一師的師長,得到蔣介石的信任。隻是奈何

蔣介石将他當作自己的知己心腹,何應欽卻隻是将其當成了實作他野心的墊腳石。

高職位何應欽并不是沒有,但對他來說并不夠,他想要的可是孫中山先生屁股底下的那個位置。從這個地方來看,莫名覺得老蔣有些可憐。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何應欽——兩次對蔣介石落井下石

1925年,孫中山先生去世了

,黨派内部各個手握實力的軍官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蔣介石自然也不例外。一把手的位置誰都想要,蔣介石雖手握重兵,但人心并不齊,多年積累的弊端終于爆發,内部一片混亂,僞裝多年的何應欽也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第一把手的位置很誘人,有心思的軍官還是有很多的,就比如李宗仁、白崇禧所在的桂系,還有以馮玉祥為首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為首的晉系等

。何應欽明面上雖然不能做什麼手腳,但暗處可以啊,于是,他私下裡偷偷與桂系開始來往,想要暗度陳倉,但終究還是算錯了蔣介石的本事。老蔣走到最後也仍然能夠憑借着自己的力量将混亂不堪的黨派整治清楚,重新掌握軍權。

但在白崇禧逼蔣介石離職時,因為何應欽站在一旁并未吭聲,讓蔣介石對其心生了嫌隙,開始記恨起了何應欽。是以在蔣介石重新拿起手中軍權的時候,何應欽的倒黴日子也來臨了。

1928年,蔣介石将何應欽派到了南京出差,給了他北伐軍總指揮部參謀長的官職,典型的明升暗降。

但何應欽自知自己理虧,也不好說什麼,隻能乖乖為蔣介石辦事,不敢将自己的野心展露出來。顯然,蔣介石的方法還是很管用的。

1930年,軍隊内亂達到了頂峰

,蔣介石被打的節節敗退,何應欽見此很想摻進去一腳,可有了前車之鑒的他不敢輕舉妄動,隻能在最後選擇了隔岸觀火,表面上不顯心思,但心中很希望蔣介石出事。結局顯然是令他失望的。蔣介石再次運用自己的計謀,分化人心,聯合隊友,一系列操作下來,直接取得了勝利,何應欽心中失望歎息,卻無可奈何,隻能繼續裝作忠心耿耿的樣子潛伏在蔣介石的身邊。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了,蔣介石對于日軍的侵華戰争不僅坐視不理,還打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想要将黨内的紀錄肅清整頓,順便與日軍勾結,謀取更多的利益。

何應欽自然知道蔣介石是什麼意思,他雖在日本留過學,但對于蔣介石的做法并不認同,可人在屋檐下的道理他也是懂得的,為表忠心,他壓着内心的不适與日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何梅條約》

,替蔣介石背了這個受萬人唾罵的黑鍋,心中也徹底恨上了蔣介石。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時間過得還是很快的,大概是第一次前車之鑒沒有打到何應欽的痛處,很快他又與人合謀了第二次落井下石,不過這一次,明顯比上一次聰明多了,何應欽的做法沒有給任何人留下把柄,這一次便是西安事變的時候。

蔣介石被綁架這件事情我們都是知道的,西安事變那一次,再次将蔣介石所屬的黨派與我黨的命運聯系了起來,雙方簽訂條約,一緻抗日。

但在蔣介石被綁架的這段時間内,何應欽又想出了應對之策。一個是對張學良、楊虎城等人進行炮轟;一個是趁蔣介石不在讓軍隊内部大洗牌,即使他最後回來也無濟于事。

可就在何應欽準備要好好大幹一場的時候,蔣介石卻突然被釋放回來了。這下可被逮個正着,蔣介石也終于看清楚了何應欽這個人的真面目,心中氣憤不已,直接将其下降到了小官,又在最後将他排擠到了國外,如此一番操作,何應欽離自己想要的那個位置遠遠的,徹底斷了自己的野心。

可在何應欽離開前,抗日戰争已經到了即将結束的狀态,蔣介石索性留着何應欽在日軍的受降儀式上,讓其作為代表參加,與當年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時候一樣,何應欽接受了日軍的投降

,看到這裡,真的有幾番諷刺的意味。但這又能怪的了誰呢!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若是何應欽野心沒有那麼大,他的成就絕對不會是現在這般情況,貪心不足蛇吞象在這裡被展現得淋漓盡緻,何應欽再也不會得到蔣介石的信任了,這點我們清楚,何應欽更清楚,但這後果隻能說是他自己造成的,怨不得旁人。

晚年的何應欽心中對權力早已沒有了觊觎之心,不再參與官場上的事情,反而開始投身到民間,組織起了中日文的經濟協會

,又數十次出國與其進行國民建交。還在

八十年代的時候與郭為藩、李廉等人一起當上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的主任委員,一直安穩活到了九十八歲

,日子過得也很滋潤。

他曾是蔣介石的心腹,但卻兩次對其落井下石,最後結局如何?

如今,人們對于何應欽這個人仍然争議很大,但是能成為蔣介石看好之人的何應欽絕不會是等閑之輩,但非常遺憾的是因為野心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能力,後來放棄野心的他,想必也是厭倦了官場上那些明争暗鬥吧!對于何應欽兩次對蔣介石落井下石的事情,各位客官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評論哦!本期内容到這裡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各位客官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