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中,蒋介石虽然一直与我们是对立关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看人的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基本一看一个准,在他的手底下,有才华的将领并不在少数,可就是这么一个眼光毒辣的人,却也有看走眼的一天,还被自己的心腹暗中落井下石两次!
此人是谁?竟然连眼光毒辣的蒋介石都能看错!落井下石两次后,蒋介石会如何处置他呢?本期内容,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对蒋介石落井下石的这个心腹结局如何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大金刚之首——何应钦
此人就是何应钦,本期内容的主要人物。
他除了是“八大金刚”之首外
,还担任着国民党中央军
陆军总指挥一级上将
呢!这身份听起来就很厉害有没有。
开头我们说过,蒋介石看人的眼光非常毒辣,那这个何应钦究竟是采取了什么手段来获得蒋介石信任的呢?这件事就要从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的时候说起了。那时的何应钦才四岁,
他的家族条件十分优良,还是少见的官宦世家,所以何应钦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知晓知识重要性的父亲特地给他请了专职老师来帮助他提高学识,何应钦也争气,小小年纪就可以熟读四书五经了,还能够对朝代的更迭变化说得清清楚楚,他的老师对他非常看好。
几年后,何应钦成长为一个有志青年,晚清的统治变得岌岌可危,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得越发快速了,早早就接触到新思想的何应钦决定要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来回报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1909年春,何应钦被陆军部选中,进入了东京振武学校
,第二年,表现出色的他又进入了步兵科进行修习,正是在此时,何应钦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成立的同盟会中,从此便紧紧跟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想要在这乱世之中为百姓撑起一片天,撑起一个新的时代。
何应钦与蒋介石是在同一个学校上过学的
,两人不仅接受过同样的教育,也有着同样的理想,平日里很多东西都不用交流,单用眼神双方就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了,所以二人
对彼此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除此之外,何应钦对蒋介石也是很忠心的,对其体贴到无微不至,每次与其说话,蒋介石都能听得非常顺心,有这么一个会拍马屁还能够说得天花乱坠的知己心腹,也不怪老蒋没能看出他的野心。
但其实蒋介石没看出何应钦野心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何应钦之前的确是忠心耿耿的,他是到了后来才开始对权力有了野心、有了向往的,只是终究棋差一步。
新思想的工作一切都在一步步向前进行着,辛亥运动之后,
清王朝终于被推翻
,眼看着局势慢慢有了好转的迹象,谁能想到,这时候,又出了事情!
无产阶级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儿,袁世凯心里打着什么小九九我们知道点历史的可都清楚,这是要恢复王朝制度的趋势啊!要知道同盟会和王朝是处于对立面的,袁世凯上位,对同盟会可没什么好处,指不定哪天就被穿了小鞋。果不其然,
北洋军阀刚刚掌权就开始压制同盟会
了,不过好在袁世凯并没有掌权太长时间,这些爱国青年知晓了他的德行后,明白他并不会对当时的社会作出新的改变,便一起合起伙来将其推翻了。可北洋余孽并不好根除,这也让何应钦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才是当下时代至关重要的武器,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日本深造,研习军事指挥。
何应钦——多年尽忠报国却因一人转变了心性
1916年,何应钦回到中国,凭借他优秀的成绩得到了重用,成为一名最年轻的军官——黔军14团的团长。
1921年之前,何应钦用他学到的所有知识全力冲锋在战争前线,那时候的他沉迷于爱国运动,也沉迷于拯救国人于危难之中,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事情比保护老百姓更重要了。倘若他真的能这样一直下去,或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爱国青年,或许会为祖国做出很多贡献,又或许会加入我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可无论怎么或许,历史都改变不了,他的结局也不会变。
何应钦曾有一位挚友名叫王文华,二人是远亲关系,平日里联系也有很多,何应钦的心性也正是因为此人才会彻底改变。
1921年,何应钦受到王文华的邀请,来到了贵州工作,一向心性正直的他只想好好地为百姓谋利,但到了王文华眼中,何应钦却成了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为了牵制他,王文华一直不给他黔军的大权,直到何应钦娶了自己的胞妹王文湘,才给他放了权,但这也激起了何应钦对权力的渴望与野心,与王文华彻底反目。
拿到权力的何应钦开始结党营私,直接架空了自己的挚友兼大舅,不仅如此,他更是逼走了贵州当地的省长,一时间,何应钦成为了贵州最大的军官
,但他残暴的做事手段也给自己招来了祸患,导致最后直接被贵州另一支军队的领导人袁祖铭给逼离了贵州。逃命中的何应钦腹部被射伤,军队实力也伤亡严重,想要再次进入贵州不实际,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可以成为后盾的大树,这样既保留了自己的实力,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不得不说,何应钦这个时候脑子还是很灵光的,能够冷静分析当下状态。
既然有了想法,那就要实施,何应钦想着周遭的“大树”,慢慢将目光移到了蒋介石的身上。他们二人是同学关系,蒋介石对何应钦的印象也很不错,所以,相对于别人,蒋介石更好达成自己的目标。
1924年,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八字口号,与我党携手创办了黄埔军校,培育了很多有志青年
。在当时的情况下,蒋介石的手中正好缺人,何应钦拿着邀请函来投诚真的可以说是救急了,所以他很快就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在黄埔军校成立后,直接被蒋介石任命为了副总教官,到了后来,更是成为了军队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只是奈何
蒋介石将他当作自己的知己心腹,何应钦却只是将其当成了实现他野心的垫脚石。
高职位何应钦并不是没有,但对他来说并不够,他想要的可是孙中山先生屁股底下的那个位置。从这个地方来看,莫名觉得老蒋有些可怜。
何应钦——两次对蒋介石落井下石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了
,党派内部各个手握实力的军官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蒋介石自然也不例外。一把手的位置谁都想要,蒋介石虽手握重兵,但人心并不齐,多年积累的弊端终于爆发,内部一片混乱,伪装多年的何应钦也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第一把手的位置很诱人,有心思的军官还是有很多的,就比如李宗仁、白崇禧所在的桂系,还有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和阎锡山为首的晋系等
。何应钦明面上虽然不能做什么手脚,但暗处可以啊,于是,他私下里偷偷与桂系开始来往,想要暗度陈仓,但终究还是算错了蒋介石的本事。老蒋走到最后也仍然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将混乱不堪的党派整治清楚,重新掌握军权。
但在白崇禧逼蒋介石离职时,因为何应钦站在一旁并未吭声,让蒋介石对其心生了嫌隙,开始记恨起了何应钦。所以在蒋介石重新拿起手中军权的时候,何应钦的倒霉日子也来临了。
1928年,蒋介石将何应钦派到了南京出差,给了他北伐军总指挥部参谋长的官职,典型的明升暗降。
但何应钦自知自己理亏,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乖乖为蒋介石办事,不敢将自己的野心展露出来。显然,蒋介石的方法还是很管用的。
1930年,军队内乱达到了顶峰
,蒋介石被打的节节败退,何应钦见此很想掺进去一脚,可有了前车之鉴的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最后选择了隔岸观火,表面上不显心思,但心中很希望蒋介石出事。结局显然是令他失望的。蒋介石再次运用自己的计谋,分化人心,联合队友,一系列操作下来,直接取得了胜利,何应钦心中失望叹息,却无可奈何,只能继续装作忠心耿耿的样子潜伏在蒋介石的身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蒋介石对于日军的侵华战争不仅坐视不理,还打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想要将党内的纪录肃清整顿,顺便与日军勾结,谋取更多的利益。
何应钦自然知道蒋介石是什么意思,他虽在日本留过学,但对于蒋介石的做法并不认同,可人在屋檐下的道理他也是懂得的,为表忠心,他压着内心的不适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何梅条约》
,替蒋介石背了这个受万人唾骂的黑锅,心中也彻底恨上了蒋介石。
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大概是第一次前车之鉴没有打到何应钦的痛处,很快他又与人合谋了第二次落井下石,不过这一次,明显比上一次聪明多了,何应钦的做法没有给任何人留下把柄,这一次便是西安事变的时候。
蒋介石被绑架这件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西安事变那一次,再次将蒋介石所属的党派与我党的命运联系了起来,双方签订条约,一致抗日。
但在蒋介石被绑架的这段时间内,何应钦又想出了应对之策。一个是对张学良、杨虎城等人进行炮轰;一个是趁蒋介石不在让军队内部大洗牌,即使他最后回来也无济于事。
可就在何应钦准备要好好大干一场的时候,蒋介石却突然被释放回来了。这下可被逮个正着,蒋介石也终于看清楚了何应钦这个人的真面目,心中气愤不已,直接将其下降到了小官,又在最后将他排挤到了国外,如此一番操作,何应钦离自己想要的那个位置远远的,彻底断了自己的野心。
可在何应钦离开前,抗日战争已经到了即将结束的状态,蒋介石索性留着何应钦在日军的受降仪式上,让其作为代表参加,与当年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时候一样,何应钦接受了日军的投降
,看到这里,真的有几番讽刺的意味。但这又能怪的了谁呢!
若是何应钦野心没有那么大,他的成就绝对不会是现在这般情况,贪心不足蛇吞象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何应钦再也不会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了,这点我们清楚,何应钦更清楚,但这后果只能说是他自己造成的,怨不得旁人。
晚年的何应钦心中对权力早已没有了觊觎之心,不再参与官场上的事情,反而开始投身到民间,组织起了中日文的经济协会
,又数十次出国与其进行国民建交。还在
八十年代的时候与郭为藩、李廉等人一起当上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的主任委员,一直安稳活到了九十八岁
,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如今,人们对于何应钦这个人仍然争议很大,但是能成为蒋介石看好之人的何应钦绝不会是等闲之辈,但非常遗憾的是因为野心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能力,后来放弃野心的他,想必也是厌倦了官场上那些明争暗斗吧!对于何应钦两次对蒋介石落井下石的事情,各位客官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哦!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客官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