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新冠感染觸發人體内攻擊性抗體,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也“無法幸免”

據外媒9日報道,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表示,認為“奧密克戎是新冠大流行終結者”的想法“很幼稚”。随着奧密克戎繼續在德國和世界各地傳播,接種疫苗是擺脫大流行的唯一途徑。

勞特巴赫今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奧密克戎毒株似乎比以前的新冠變種更溫和,但他警告稱,如果奧密克戎傳播不受控制,“許多人也會患上重病,且(健康)會受到永久性損害。”

據新華社7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本周也曾警告,盡管不少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引發重症風險低于先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株,但它仍在全球多國造成人員死亡,因而不宜将這一毒株的特性描述為“溫和”。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6日在一場記者會上說,越來越多人感染奧密克戎,醫療系統承受嚴重壓力。“盡管奧密克戎與德爾塔相比,引發重症的風險确實顯得較低,在已接種疫苗的群體中尤為如此,但這并不意味着應把它歸為‘溫和’一類。就像先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株,奧密克戎會讓人們住院并死亡。”譚德塞說。

研究:新冠感染觸發人體内攻擊性抗體,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也“無法幸免”

新冠病毒感染會觸發人體内具有自我攻擊性的抗體

與此同時,一項本周發表于英國《轉化醫學雜志》(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新冠感染的又一“後遺症”。洛杉矶席德西奈醫療中心史密特心髒研究所一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會觸發人體内具有自我攻擊性的抗體,這些抗體不僅可能長時間“滞留”體内,還會錯誤地攻擊健康組織和器官,即便是輕症或無症狀的感染者也“無法幸免”。

完全康複後抗體水準仍持續升高 還會攻擊健康細胞

衆所周知,新冠感染者體内會産生抗體以抵抗外來病毒的入侵。此前,已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重症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巨大壓力,進而産生具有攻擊性的抗體,對患者健康造成長期傷害。然而,在這一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也同樣如此。在此項研究中,所有感染者在完全康複後的六個月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自身抗體。

據報道,研究人員從177名未接種疫苗且感染了新冠的患者身上提取了血液樣本,并與大流行前采集的健康血樣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在完全康複的6個月裡,所有感染者的自身抗體水準仍持續升高,且一些抗體曾被發現存在于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健康細胞的疾病中,如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研究:新冠感染觸發人體内攻擊性抗體,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也“無法幸免”

Susan Cheng

“我們發現了自身抗體活動的信号,這些信号通常與涉及特定器官系統及組織的慢性發炎和損傷有關,比如關節、皮膚和神經系統,”該研究的資深作者之一、史密特心髒研究所心髒病學系健康老齡化研究所主任Susan Cheng說道。她解釋道,通常人體内不會出現如此多樣化的自身抗體水準升高,也不會在臨床康複後的6個月裡持續升高。

免疫失調或是不同持續症狀的基礎

此外,在這些感染者中,男性和女性自身抗體水準升高的模式有所不同,男性的自身抗體水準比女性更高。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因為在一些與自身抗體有關的免疫性疾病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響。

該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史密特心髒研究所心髒病學系Justyna Fert-Bober博士解釋道,這一發現一方面具有沖突性,因為自身免疫疾病通常在女性中更常見。但另一方面,鑒于此前研究顯示,男性新冠感染者更容易出現重症,這一發現“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意料之中的”。

“這些發現有助于解釋新冠肺炎為何成為了一種特别獨特的疾病的原因。這些免疫失調的模式,可能是我們在長期新冠患者身上發現的不同持續症狀的基礎。” Fert-Bober說道。

不過,Susan Cheng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完全康複的6個月後,患者體内的抗體是否還會持續升高,或者會導緻其他臨床症狀。目前,該研究團隊正在調查自身抗體升高是否與新冠肺炎長期症狀患者出現持續症狀有關,并計劃進一步研究感染新變種病毒後的自身抗體水準。

“如果我們能更好地了解這些自身抗體反應,以及新冠病毒感染是如何觸發和驅動這些可變反應的,那麼我們就離找到治療方法更近了一步,甚至阻止這些影響在高危人群中發生。”她說道。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