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之後,美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敗”?

真說戰敗的話,也就越南那一場,而摩加迪沙戰役,算是一場軍事行動上的失敗,和戰敗又不太一樣。

北韓戰争的結果是,戰線在三八線結束,這場戰争,中美沒有輸家,目的其實都達到了。而且比較好玩的一點是,五次戰役那會兒,雙方就開始談判協商停戰了,戰場上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後續的戰鬥,都是收着打的,都不願意太往前進攻,美國的政策很明顯了,麥克阿瑟都被撤了,撤了麥克阿瑟之後,美蘇雙方立馬秘密會晤,表示不想打了。

二戰之後,美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敗”?

不想打了好辦,談判停火啊,最後墨迹兩年,談判成功,停火了。這場戰争隻有一個輸家,就是三八線兩邊的一家人,徹底變成了兩家。中美在這場戰争中,屬于是都挺體面的結束戰争了。

後來的越南戰争是美國最無語的一仗,這場戰争美國一直把地面部隊留在南越,然後空中部隊轟炸北越。北越的部隊一直源源不斷的往南越滲透,滲透一次打殘一次,然後回去修整好了,滿血複活再出來,再被打殘........打了幾年,美國人突然意識到,我們打這一仗幹嘛?而且,一大批美國青壯年逃到加拿大和瑞典,躲避服兵役。從67年開始,美國就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戰活動了,等到68年就蔓延到全國了。這會兒主流民意是反戰的,這仗就打不下去了。等到尼克松上台,就開始主張撤軍了,上台就立馬撤出來2萬5千人。

二戰之後,美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敗”?

尼克松在關島提出了“新亞洲政策”,用亞洲人打亞洲人,越南戰争越南化的這個政策。讓美軍撤出,讓越南人自己打自己人。等到1973年,美軍撤出了,本來尋思讓北越和南越打,結果這北越水準太差,阮文紹這些人根本就不行,被北越給平推了。

這場戰争,美國是賣隊友跑了。當年肯尼迪就職演講,嚷嚷要保護自由,要付出一切代價保護朋友。這是那會兒,美國人的态度,越南人是我們朋友,我們要保護他。等到後來越南戰争花費太多人力物力了,美國人又開始不滿意了,最後賣隊友跑了。

這場戰争純是美國人沒玩明白,戰線始終在南越,又想削弱北越,又不願意和中蘇發生沖突,最後一個勁在南越白白消耗。這個消耗,到最後變得毫無意義了。說要保護盟友,戰線推進去了,最後又撤了,盟友又被滅了,這場仗就是輸了。但是越南也挺慘,北越付出的死亡是110萬人,美軍5萬八千人。

二戰之後,美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敗”?

後來的戰争,美國其實沒有一場輸了的。海灣戰争,碾壓薩達姆,科索沃戰争,地面部隊都沒用,阿富汗戰争,一個月塔利班政權GG,伊拉克戰争,又是一個月時間巴格達淪陷。這些戰争,都是碾壓級的勝利。

很多人诟病阿富汗戰争,說是美國輸了。這場戰争也可以說道說道,看看美國輸沒輸。最早是美國因為911事件,針對阿富汗的報複行動,阿富汗窩藏本拉登,最後挨打。美國出兵,一個月時間,塔利班從連夜逃出喀布爾,躲到大山裡。至此之後,塔利班開始和美軍打遊擊,美國打了十年治安戰。

二戰之後,美國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戰敗”?

直至2011年,本拉登被美軍擊斃于巴基斯坦,奧巴馬政府開始宣布從阿富汗撤軍,聯軍其他國家部隊也開始縮編。2012年的芝加哥峰會上,北約決定将戰鬥任務的指揮權交給阿富汗政府,聯軍開始作為輔助。等到去年初,特朗普政府和塔利班和談,決定美軍全部撤離。

這場仗你說美國輸了麼?不像。他的目的幾乎都達到了,最後給阿富汗留下一灘爛泥,自己走了。美軍在阿富汗死了2400人,阿富汗死了至少20萬人。100比1的比例,比越南戰争高的多。

美軍軍事行動上的真正失敗也就索馬裡,那場戰争美軍刷存在感,沒刷明白,最後一百多精銳特種兵身陷重圍,自己空中的直升機還置于死地。最後,無條件放人,灰溜溜走了。

越南戰争美軍确實是個失敗,在越南做無意義的消耗,消耗到最後,消耗不起了。不過這場戰争,也給美軍提了個醒。在越南戰争結束的十幾年裡,美軍潛心發展,然後在1991年給全世界又上了一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