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用原子彈打敗日本,為何在越戰中就算戰敗也堅決不用原子彈?

美國出兵越南這種事屬于是保護盟友,肯尼迪上台的時候,就職演講上唾沫星子橫飛的嚷嚷“我們要為盟友付出一切”,也就是就這麼個由頭出兵的。本質上,他就是保護南越别被北越平推了。

美國用原子彈打敗日本,為何在越戰中就算戰敗也堅決不用原子彈?

從他作戰上就能看出來,戰線始終是在南越,大體就是,北越部隊滲透到南越,然後美軍給消滅了,殘餘的北越軍退回去,再出來。地面作戰,始終是在南越進行的。而美國針對北越地區的行動,都是空襲,削弱北越實力。這仗打的也挺鬧心,一邊要保護盟友,一邊還不想徹底消滅越共。阿甘正傳那電影裡就是:我們翻山越嶺去找一個叫越共的人。

美國前期對越南是軍事援助,等到約翰遜上台,開始全面支援,肯尼迪遇刺那會兒,美國在越南戰場上的投入都是非常有限的。等美軍在越南進行正兒八經打大規模地面戰争,這會兒都到了1965年了。1964年,美軍在越南才三萬人,等到1965年,美軍增兵到了12萬人了。

美國用原子彈打敗日本,為何在越戰中就算戰敗也堅決不用原子彈?

但是最好玩的一點是,沒到兩年時間,美國國内開始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抗議越南戰争。原因很簡單,這戰争已經影響到美國人自己了。這就是一個對比,這些美國老百姓,戰前嚷嚷要支援盟友,肯尼迪講話,肯定是老百姓願意聽的。但是真打起來,真影響到自己,就開始反對。

1967年十月份,美國十萬人進軍五角大樓抗議,把五角大樓前面的美國國旗都扯下來了。等到68年,美國抗議變成全國性的了。民主黨全國大會那會兒,又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肯特州立大學的抗議活動中,國民警衛隊又開槍打死了四個學生,緊跟着又來了個全國性的罷課。

美國用原子彈打敗日本,為何在越戰中就算戰敗也堅決不用原子彈?

這你就能看到,這美國國内反戰已經反到什麼程度了。再上來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直接就主張從越南撤軍,上台不到半年,就撤了兩萬五千美軍。那會兒美國國會一系列操作,就是要終結美國在越南戰争,等到1973年,美國就撤出了。尼克松這操作就屬于順應民意,得罪誰也不能得罪選票啊。

而且,美國這撤出,也不能一下子全撤,面子上挂不住不說,還得罪一批人。尼克松主張越南戰争越南化,讓越南人打越南人,主張南越打北越,而不是美國打北越,這麼一步步放緩美國在越南的參與度,直至徹底撤出。

越南戰争美國不是輸給北越了,是輸給選票了,選票們不想打這一仗,他自然打不成。而且美國那些大股東們,也不想打,他們要是想打,那些選票也能忽悠成想打。大股東們覺得,越南戰争投入太多,也得不到啥好,跟着就煽動選票不打。他們也知道,北越背後是中蘇,尤其咱們,是直接受威脅的。他要是真打,搞不好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為了個南越,打一場世界大戰,劃算麼?

最後尼克松順應選票:咱不打了,好好過日子,撤!

美國用原子彈打敗日本,為何在越戰中就算戰敗也堅決不用原子彈?

而對日作戰這種事呢,本身就是道德制高點上的。打日本,民心所向,不打才會出問題,不打才是得罪選票,選票們都是支援美國打日本的,咋狠咋來。美國對日本投入多少,那些選票們也都是願意的,沒有什麼太多的反對意見。那會兒,美國打德國打日本,動員上千萬部隊,開動全國,發動戰争機器,老百姓都是熱火朝天的支援的。而越南戰争投入十幾萬人,美國老百姓就是不樂意。

打日本德國,美國完全可以放開手腳,打越南就是被束縛住了的。打日本不光老百姓支援,全世界都支援,打越南,老百姓不支援,這全世界也沒幾個支援他的,而且還有兩個大國斜眼看着,完全發揮不出來,隻能部隊在那幹耗着。

民意,是決定一場戰争可行性的,對日作戰就是可行的,對越作戰就是不可行的。這場戰争,你都打不下去了,你就别尋思再怎麼投入了,投原子彈這種事就是更别想了。他真要是放開手腳打,根本用不上核彈。結果你國内居然是下面這個景象。

美國用原子彈打敗日本,為何在越戰中就算戰敗也堅決不用原子彈?

真要是不顧後果,北越被平推了,你又得面對那兩個大國。然後就是全國動員,發動全國的戰争機器,動員幾百萬上千萬部隊,擴充幾倍的軍備,打一場一點不輸二戰損耗的戰争。這裡面就是問題,你打這麼一仗劃算不?你怎麼打?你能打赢不?

順便說一句,二戰日本挨核彈其實也挺無奈。本身這場仗,日本必敗,時間問題,投降遲早的事。美國針對日本的登陸作戰計劃都準備好了,就等着實施了。結果美國核彈研制出來了,那邊歐洲戰場打完了,就剩日本了。美國也是琢磨趁早趕緊結束戰争就算了,早點瓜分世界,順便試試核彈,吓唬吓唬蘇聯,然後日本就挨炸了。不過也得說,美國真玩個登陸作戰,日本比挨十個核彈都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