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慘絕人寰的抗戰,城内傷兵因疼痛而自殺,城外屍骨成山腐爛生蛆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前言:太平洋戰争後期,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為了挽救其戰敗的命運,日軍發起了旨在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一号作戰”,并企圖迅速結束在中國的戰事。這就是抗戰後期的“豫湘桂作戰”。此次作戰曆時八個多月,先後進行了日軍戰史稱之為“河南會戰”、“湖南會戰”和“廣西會戰”的多次戰事。

當時,全面抗戰已經進入了第七個年頭,積貧積弱的中國已經幾乎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僅僅兩個月後,偌大的河南、湖南兩省便大部淪陷。這年6月下旬,十萬餘人的日軍重兵集團兵臨衡陽城下。而守衛衡陽的中國軍隊僅有1.7萬餘人,名義上是一個軍,實際上僅僅有幾個團,且處于大戰後的修正狀态,裝備不齊。

最慘絕人寰的抗戰,城内傷兵因疼痛而自殺,城外屍骨成山腐爛生蛆

日寇行軍

軍長方先覺鑒于敵強我弱,在戰前便疏散了城内的群眾,并根據衡陽城特殊的地理環境修築了獨特的防禦工事——他指令工兵營挖掘出一條深、寬各達15米的壕溝,我軍陣地一側比面向敵軍一側高出約4到5米。

同時,他将城郊的丘陵削成九十度絕壁,絕壁之上挖掘出供我軍投彈手活動的交通壕。同時,我軍還在制高點上布置上重機槍和迫擊炮,讓日軍每前進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6月22日,日軍仰仗着轟炸機和重炮的強大火力和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向衡陽城發起進攻。戰鬥中,日軍大量使用105、120和150毫米的野戰炮,向我軍陣地抵近射擊,以掩護工兵搭建雲梯和步兵攀登,并屢次朝守軍釋放毒氣。

戰至七月中旬,日軍攻占了衡陽外圍陣地,許多陣地上的守軍官兵連同夥夫在内全部壯烈犧牲。

最慘絕人寰的抗戰,城内傷兵因疼痛而自殺,城外屍骨成山腐爛生蛆

佩戴防毒面具的日寇

從7月下旬開始,得到了炮兵加強的日軍以四個師團的重兵向衡陽城發起總攻。方先覺将軍鑒于日軍火力強大,指令守軍且戰且退,逐漸退入城區與日軍展開巷戰。

值得一提的是,素來被日軍藐視、稱之為“中國唯一能夠自制的重兵器”的手榴彈在巷戰中成為了我軍“揣在口袋裡的炮兵”——裝備了手榴彈和沖鋒槍的我軍敢死隊員以小組為機關,在迫擊炮和火箭筒的支援下,打得手持“三八大蓋”的日軍士兵死傷累累。敵酋和爾基隆大佐和志摩源吉少将亦被我軍擊斃。

中國軍人在一座死城裡,面對一個又一個袍澤弟兄倒下去,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不死不休。

此戰的親曆者葛先才将軍回憶:全城在日軍的轟炸和炮擊下僅有五棟房屋殘存,傷兵沒有營養品、藥品,沒有血庫和手術條件,傷口發炎紅腫如丘,膿血如泉外流。

最慘絕人寰的抗戰,城内傷兵因疼痛而自殺,城外屍骨成山腐爛生蛆

投降後的中國将領

八月七日,最終衡陽陷落,官兵各自為戰,滿城盡是槍聲,還在處處阻擊敵人。此時仍有七千餘傷患官兵,于頹壁中痛苦呻吟,或舉槍自殺,或跳井投江,或懸梁而忘;重傷不能行動者,争求補他一槍,以了殘生,其慘狀非筆墨所能形容。

日軍則在其戰史中記載:日軍将戰死中國軍人的遺體用土掩埋,一到夜間就異味難擋,甚至還有蛆爬出來。戰況之慘烈可見一斑。

此時方先覺也自感大勢已去,他不得不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以日軍提供治療中國傷員等條件等為要求,同意洽談投降事宜。

衡陽保衛戰至此結束,中國軍隊總共取得了擊斃敵軍兩萬餘人的戰果,也付出了沉重的犧牲——僅僅第十軍就有7600餘人犧牲、6700餘人負傷。日軍戰史将衡陽稱作“昭和的203高地”。

最慘絕人寰的抗戰,城内傷兵因疼痛而自殺,城外屍骨成山腐爛生蛆

衡陽保衛戰紀念碑

有人說,方先覺未能以死報國、晚節有愧。但是,“慷慨成仁易、舍身就義難。”在忽然之間死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古往今來,無數抛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何止千千萬萬,但他們反而不如未死的張骞和蘇武出名。

況且,方先覺在一個半月的戰鬥中已經盡到了作為軍人的守土之責,在彈盡糧絕之時為了保全部下的生命而忍辱負重、不惜背負“漢奸”的罵名。作為一名将軍,他放棄了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榮耀而選擇了為袍澤弟兄留下一條生路。僅從這一點看,他是俠之大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