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維多次北伐:不應該為蜀國的滅亡背上罵名

現在很多網友都在說姜維的9次伐魏是蜀國滅亡的主要原因,而這也是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觀點。在這裡我大膽發表一點不同的看法。希望和大家讨論一下。

姜維多次北伐:不應該為蜀國的滅亡背上罵名

我們先說一下蜀國為什麼會滅亡?是因為政治腐敗,宦官當權。皇帝不理政事。導緻蜀國的經濟和政治都處于崩潰的邊緣。而在蜀國負責這些的是姜維嗎?他是一個武将啊!治理蜀國應該是蜀主劉禅和蔣琬,費祎等一幹大臣的責任!而就是因為這些蜀國大臣在諸葛亮死後并沒有擔負起穩定蜀國朝政,發展蜀國經濟和教育劉禅的責任,才導緻了蜀國國内暗弱的政治局面。尤其在教育劉禅這一點上!黃皓隻是一個宦官,沒有兵權。而劉禅隻是一個暗弱的君主并不殘暴,他的統治手段也不極端。作為朝中的大臣完全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将黃皓處死。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而是安于現狀,任由黃皓玩弄朝政和劉禅于掌股之間。他們才是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

姜維多次北伐:不應該為蜀國的滅亡背上罵名

也許有人會說即使姜維不負主要責任,他的窮兵黩武也是加速蜀國滅亡的主要原因。對于這個觀點。誠然,他發動的戰争确實大大加重了蜀國國民的負擔,但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有幾個是真正為人民着想的?曹操統一北方時考慮過人民的安危嗎?諸葛亮7次北伐難道不是用的人民的血汗錢?用現在政治家的标準去衡量一千多年前的政治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那時的統治者想的是自己的江山和基業。人民隻有在太平盛世才會被重視,至于三國這樣的亂世,人民隻是統治者衡量自己的實力的一個标準而已。而且我想問一句:如果沒有姜維的九次伐魏,蜀國又能長久嗎?如此腐敗的朝綱,昏庸的皇帝。哪天魏國騰出手來還不是說滅你就滅你了?與其在家裡被人活活打死,不如打自己給自己找一條活路。做為一個軍事統帥,姜維沒有權力去幹涉朝政,他隻有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蜀國。那就是用進攻代替消極的防守,用自己那顆還算聰敏的腦袋加上自己練出來的精銳之師,去試圖挽回蜀國的命運。至于是否成功,那就隻有天知道了。至少姜維沒有向蜀國的大多數人一樣,拿着國家的俸祿,卻緻國家的安危于不顧。可以說他對得起蜀國,對得起諸葛亮!

姜維多次北伐:不應該為蜀國的滅亡背上罵名

我現在并沒有說姜維是一個多麼好的将軍。他的能力在蜀國更本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我隻想說他為蜀國做的事不是為自己。完全為了他所侍奉的蜀國政權。為了諸葛亮為完成的夢想。如果他還有錯,那隻能說他錯在太執着。錯在當初選擇了蜀國。如果他在魏國,也許他會成為魏國統一天下的頭号功臣。成為三國後期的一代名将而流芳百世,誰知道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