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所謂“權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影響力,是一些人對另一些人造成他所希望和預定影響的能力,或者是一個人或許多人的行為,使得另一個人或其他許多人的行為發生改變的一種關系。權力通常包括“經濟權力”和“公權力”兩種,這其中,政治權利更是讓人瘋狂,特别是在中國的封建時期。

在古代,雖然有那句“皇恩浩蕩”,但所謂的“浩蕩”說的不過是皇帝偶爾施的小恩惠罷了,絕大多數皇帝都是冷面薄情的家夥。尤其是在牽涉到皇權問題時,皇帝所表現出來的薄情簡直令人膽寒。不論是親兒子還是手足兄弟,隻要有人觸碰到皇帝的底線——權力,皇帝便會立馬撕破臉皮與之不死不休。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從康熙與他的八皇子胤禩二人身上,我們就能看出皇帝眼中的親情,究竟有多麼的脆弱。

康熙五十一年末,康熙帝帶着一群皇子皇孫外出行獵。往年的康熙對繼承人的人選比較糾結,是以,每年去打獵時,他都會帶上一大堆皇子,在行獵的過程中考察這些皇子的人品。在這一年,原本要跟随父皇行獵的八皇子胤禩沒能離京,原因是:時值胤禩母親的忌日,胤禩需留守在京城祭奠過世的母親。

對此,死者為先,康熙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不過,在康熙傳回京城時,卻遇上這麼一檔子事。聽說父皇已歸來,胤禩并未第一時間接駕,而是派人代自己請安,并送去兩隻獵鷹當作禮物向父皇賠罪。原本康熙就已對胤禩的表現悶悶不樂,更令他憤怒的是胤禩送來的獵鷹半死不活,太監送到康熙處時就已經是進氣少出氣多了。

康熙龍顔大怒,當場就痛罵了幾句。在他看來,兒子的這份禮物就是在嘲諷老皇帝垂垂老矣。盛怒的康熙,話說得十分難聽:“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他想殺二阿哥,未必不想殺朕!”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辛者庫”,就是皇宮中下等宮女的工作處,也就是胤禩生母剛進宮時待的地方。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讀出胤禩的出身比較低賤。在那個講究父母門第的年代,母親的地位決定了皇子的身份。既然,胤禩的母親是一名“辛者”,他的地位自然比後妃所生的皇子低得多。

既然康熙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八兒子抱有偏見,是以,他對胤禩的印象差到了極點,故有“心高陰險”一說。至于“謀殺二阿哥”一事,康熙又是怎麼知道的呢?是聽一位“相面人”口述的,還道全國老百姓都清楚這件事。那麼,這宗皇家秘辛是怎麼鬧得舉國皆知的呢?

我們暫且不談,僅看康熙甯願相信一個算命先生的話,未經調查便随意定了兒子的罪來看,在康熙的心目中胤禩已是個“殺兄”的罪人了。不得不說,康熙帝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既然将八皇子謀殺兄長一事坐實,便開始聯想他會不會對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脅,故康熙又得出了“未必不敢殺朕”的結論。

這句話一出,場面頓時變得十分微妙。要知道,康熙破口大罵之際除胤禩之外的皇子幾乎都在場,這幾句話除了臭罵胤禩之外,或許對其他皇子還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最令人膽寒的是康熙接下來的話:“胤禩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邀結人心。朕深知其不孝不義行為,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義絕矣!”

在對兒子的罪行進行蓋棺論定後,老康熙又對胤禩進行了最後的“判決”,那就是:斷絕與他的父子關系。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整起事件并不複雜,無非是當兒子的送老爹兩隻活物,卻是以惹得康熙龍顔大怒,斷絕了與其的父子關系而已。然而,這樁事的走向卻令人生疑。難道胤禩的智商或情商有什麼問題嗎?為何沒有第一時間迎接聖駕?就算他有一萬個理由不去接駕,為何要送兩隻打蔫的獵鷹呢?莫非八皇子每天遭老皇帝的斥責,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用這種方式進行無聲反抗?

其實,更大的可能是其他皇子有意栽贓陷害,安排太監對這兩隻獵鷹動了手腳。或者這件事一開始就是康熙從中作梗,想随便找個理由收拾胤禩而已。這件事過後,康熙立即處決了胤禩的“奶公”,也就是奶媽的丈夫。殺皇子的“奶公”在此前已有先例,例如:康熙在廢掉太子胤礽時,便殺掉了他的“奶公”。聽說自己的奶公已死,胤禩被吓得面如土色,連忙寫奏章稱自己是被栽贓的。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那麼,為何沒有面見康熙而是寫奏章呢?

多半此時的胤禩已失去了面聖的權力。拿到胤禩的奏章後,康熙隻是随意翻了翻,然後,就冷笑着對身邊的人說道:“這不就是在藐視朕躬嗎?這小子在折子裡說自己是冤枉的,他哪裡冤枉了?”此語一出,每個人都看得出八皇子這下算是“涼了”,沒戲唱了。是以,此前巴結胤禩的“八王黨”們樹倒猢狲散,紛紛離胤禩而去。沒過多久,老康熙就頒布了一份聖旨,停了八皇子及其屬官的俸祿。

這年年底,康熙終于開始對胤禩身邊的人下手了。首當其沖的,就是胤禩的侍讀,翰林院編修何焯。在查抄何家時,差人在何府上搜出了一封書信,送到了康熙手裡。原來,當時何焯傳回家鄉為父母服喪時,胤禩曾給何焯寫了封信,告訴他說他的女兒在府上最近的情況,讓他安心。在信的末尾,胤禩還加了一句:“請先生節哀,注意身體,這樣才能報效皇恩。”

在康熙的解讀下,報皇恩就是報胤禩的恩。也就是說,康熙覺得胤禩已自比未來的皇帝。康熙特地用朱筆在這封信的底下寫了段批語,稱:“這是八皇子的書信,一定要好好儲存,千萬不能遺失了。”由此可見,康熙要将這封信當作兒子與外人勾結謀反的罪證。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有一個這樣的老爹胤禩難免會心情郁悶,心情一郁悶疾病便找上門來,康熙五十五年,胤禩感染了風寒,病情比較嚴重多日卧床不起。三皇子将八弟的病情彙報給父皇時,康熙僅說了一句話,“勉力醫治”,再未多言。“勉力”就是盡力的意思,對病入膏肓的兒子隻做出這種口頭安排,着實有些讓人心寒。

沒過幾天,胤禩的病情逐漸惡化,禦醫将皇子的病情寫在折子裡送到康熙處,沒想到萬歲爺見到折子後竟給出如下批複:“有生以來好信醫巫,被無賴小人哄騙,吃藥太多,積毒太甚。此一舉發,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氣不淨再用補劑,似難調治。”

瞧瞧,兒子都已經病得在閻王殿兜圈子了,當爹的仍在上面冷言冷語,頗為薄情。當時康熙剛從避暑山莊歸來,住在暢春園裡。湊巧的是,八阿哥養病的地方就在暢春園通往皇宮的必經之路上。或許,因為覺得晦氣,康熙竟與其他皇子做出了這樣的安排:“若阿哥病笃失音,不省人事,則可令遷移。著諸皇子議奏。”言下之意,就是為防止八皇子口不能言(病死),最好事先将他移回城裡。

不知當時胤禩知不知道父親做出的這番安排,想來是不甚清楚。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老爹絕情到這個份上,沒準會當場蹬腿咽氣。正當各皇子商量該如何處理八弟(兄)時,九皇子胤禟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八哥已經病成了這個樣子,如果還要将他折騰到城裡,路上出了什麼事怎麼辦?你們承擔得起嗎?”各皇子聞言,都覺得自己沒法擔這個責任,連忙請父皇開示。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康熙聽完之後,面色不快,說道:“斷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意思就是,将老八移送回府上,是你們這些皇子商量的事,跟我這個當爹的半點關系都沒有,千萬别說這件事是我的安排。事已至此,老康熙考慮的仍不是兒子的病情,而是推卸責任,着實有些冷血無情了。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後,胤禩的病竟有所好轉,慢慢地竟然奇迹般的恢複了健康。此時,想到自己在胤禩病時的所作所為,康熙的老臉有點挂不住,囑咐人恢複了胤禩的俸祿,還派太監前往胤禩府上噓寒問暖,問:“八皇子最近胃口怎麼樣,想吃點什麼東西?”

“朕此處無物不有,但不知與爾相宜否,故不敢送去。”老爹這什麼都有,就是不知道該送你些什麼,這才不敢派人送去。堂堂九五之尊,竟用到了“不敢”這兩個字,着實有點讓胤禩受寵若驚。一向不受待見的胤禩聽了這個“不敢”,立馬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跑到皇宮外,跪着求父皇收回這兩個字。

沒想到,康熙反倒責怪了胤禩一番,稱他此舉有些小題大做。“用心于無用之地”,把心思用到了沒有用處的地方,徒增事端。胤禩有些慌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是好,巴結老爹也不對,疏遠更不對,連上門告罪都落埋怨,還真是怎麼做都不讨好。

從康熙認定八皇子胤禩觊觎皇權那一刻,他怎麼做都繼承不了皇位了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評價這件事,就是一句“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對父子估計上輩子就是一對冤家,是以,這輩子才水火不容。其實,從老康熙認定八皇子觊觎皇權的那一刻起,胤禩怎麼做都不可能讨到好處,畢竟,自古皇帝便漠視親情,隻認“權力”二字。

參考資料:

【《曆史上真實的胤禩》、《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八王黨為何失利:霸氣外露讓康熙憤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