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詩經·大東》

古人看來,百姓生活有四大需求,是為衣食住行,其中“衣”更是排在了第一位,可見我國先賢對于服裝的重視程度。如文首《詩經》所言,衣服不僅作為一種保暖工具,随着時代的變遷,也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征。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是以,曆朝曆代的官府都各有不同,就算是同朝之間,也會因為品級、職位、季節等原因而使官服發生變化。早在商周時代,就已經有明文記載官服的存在了。

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統江山之後,立即開始統一度量衡,同時包括官服的也開始進行标準化。他廢除了國内原有的六種官服,隻留下了一種黑色冕服,搞得朝内婚喪嫁娶都是一襲黑色,站遠了皇帝根本分不清誰是誰,是什麼身份什麼等級。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這種情況還延續到了漢朝,也是一年到頭都穿黑色,要分辨官員等級隻能看冠帽的樣式,也就是那個時候,“摘烏紗”也就意味着罷官了。但漢代沿襲了周朝的绶帶印珏,通過驗證這些東西,還是可以确定大緻身份的。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隋唐時期。590年,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之後,開始用顔色來區分所有人的身份以及官員的等級。從下至上為别為黑、白、黃、青、綠、紅、紫,其中屠夫商人等隻能穿黑色,畢竟重農抑商嘛。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而六品以下官員用紅色和綠色,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穿紫色。所謂的“大紅大紫”在古時候就是官拜六品出人頭地,而現在則是指火了出名了。

到了唐朝的時候,官服就變得更加多樣,622年的時候,李淵就頒布了衣服诏,皇帝的服裝增加到了12種,并分為冠服和冕服,其中冕服共計有6種。而群臣則有10種禮服,冕服與冠服分别為6種和4種。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唐朝末年,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曆史,其中戰亂不斷,導緻唐朝的許多在官服上的禮數與标準都消失了,到了宋朝的時候,一方面宋朝以餘留史料猜測唐朝官服并承襲,一方面結合宋朝本身皇家規制來設定。

1080年,宋神宗廢除了隋唐以官吏品級确定官服的規定,改為用官吏的職位類型決定官服的種類,并且分成了7種。但無論是哪種,在它的脖子處一定會有一個上圓下方的白色的東西,而今在許多以宋為背景的電視劇中也經常可以看到,這個玩意兒史稱“方心曲領”,但并非隻是作為一種裝飾品。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曲領其實在早漢代就出現了。在當時的官服中都會在領子上有一個半圓的硬質内襯,就像現在的襯衫的衣領一樣,為的是撐起最外面的官服衣領,使裡面的内衣不至于“溜出來”而顯得不雅。

這個曲領也延續到了唐朝,隻不過唐朝将這個内襯放到了外面,并加在圓形衣領下加上了一個方形的飾物,表達的是天圓地方的古老宇宙觀。

唐朝之強盛成為後來各朝各代效法的對象,而宋朝也本想要沿用唐朝的官服,無奈中間的亂世讓中間出現了“資訊斷檔”,導緻宋朝隻能從史書臆測,設計出了自己的“方心曲領”。

宋朝官服為何要在脖子上套一個白圈?并非為了美觀,看完你就懂了

宋朝的方心曲領雖與唐朝的形似,但宋朝的曲領并無硬質内襯,無法使衣領立起來。但相比唐朝時的方心曲領,宋朝的方心曲領變得更大更重,能夠壓住衣領,使官服服帖,倒也算是跟唐朝官服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