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很多人都認為戰争的參與者是人類,每個國家也都會進行征兵,但你不知道的是在二戰期間,在太平洋戰場上出現了狗部隊,據統計,一隻名為“斯莫基”的狗參與了12場戰鬥,有8次獲得了“戰場之星”勳章。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波蘭軍隊中也曾出現過熊戰士,一隻名為沃伊泰克的熊在戰場上負責搬運炮彈,後來還被授予了軍銜和編号;還有一種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在戰後透露:看到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它便是信鴿,據近代科學研究證明,信鴿是從“始祖鳥”演變而來的,始祖鳥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小型恐龍。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幾萬年前,野鴿會成群結隊的飛翔,并且鴿子具有本能的愛巢,歸巢性強,野外覓食的能力也強,于是人類認識了鴿子,将有意無意将鴿子作為家禽飼養,并且對其進行教育訓練。

據相關史料記載,在5000年前,埃及和希臘人已經把野生鴿馴養成家鴿,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開始使用飛鴿傳書,而我國在秦漢時期,宮廷與民間都希望飼養鴿子,對鴿子進行訓練,西漢時期張骞出使西域并用到了飛鴿傳書,向皇帝彙報情況。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在隋唐時期,南方廣州地區也開始使用信鴿通信,在海上的勞動人民會用到信鴿向家人保平安,《鴿經》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部記載鴿子的專著。

而在戰場上,獲得情報事關重要,著名軍事家約米尼曾說:“要想使戰争能夠獲得勝利,最安全可靠的辦法是一定要等到對敵情有了完全正确的情報之後,再來采取行動。”也就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1901年,日本特工從我國民間的養鴿人那購買了300隻信鴿,然後秘密運往了日本,到1931年時,日本軍鴿的數量達到了14200隻,軍鴿在戰場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正因為軍鴿的存在,在各地的日本特工能夠很好的進行情報傳遞,是以日方在悄無聲息中擷取了我國的情報,對我國很多事情了如指掌,并且我國也難以截獲到日軍的情報,導緻損失很大。

當時我國也還沒有形成軍鴿的概念,雖然古時會通過信鴿進行通信,但在二戰時期,我國在前期确實忽略了這一點,國民也認為日本養鴿子不過是為了吃,後來日軍駐南京的軍鴿管理所暴露,我國才恍然大悟。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因為前面吃過大虧,知道原因後,就不願再重蹈覆轍,我國百姓也會有事沒事朝天望望,能殺一個個字就殺一隻鴿子,既可能消除了隐患,還能飽餐一頓。

于是日本的軍鴿陸陸續續從我國上空消失,我國也開始培養軍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發生在我國的戰事用到了軍鴿,北非戰場也用到了信鴿,英國方面共養了25萬隻信鴿,其中有32隻被授予了迪金勳章。

二戰最“危險”的動物,抗日老兵:看見後甯先停火,也要将其擊斃

英國的信鴿瑪麗曾負傷22次,但它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而且信鴿即使面對強大的雄鷹,也毫不畏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