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近代中國曾湧現出無數風雲人物,大到割據各地的大軍閥,小到地方上的“名人”,都可以譜寫成一段傳奇故事。上海青幫的杜月笙便是當時有名的大人物,他被稱為“上海灘教父”,在亂世之中能夠有杜月笙這般名氣的人都不會是等閑之輩,沒有金剛鑽,也不敢去攬這個瓷器活,杜月笙能夠如此有名,離不開他的為人和膽識。普通人如果遭遇綁架,肯定是驚慌失措,而杜月笙則底氣十足,鎮定自若與綁匪談條件,氣勢淩人,想必能夠做到他這樣的人應該沒有多少。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杜月笙在四歲時父母便相繼去世,十四歲便拜青幫的陳世昌為老頭子,最後通過關系進入黃金榮公館,得到黃金榮的信任,從此便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據傳,杜月笙在當時的地位非常高,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去往上海,第一件事便是要去見杜月笙,連少帥張學良、蔣介石等人都要給他一點面子,當時建造家祠時,蔣介石親自送匾額祝賀,這足以看出他的地位。

在當時社會,有錢便是硬道理,杜月笙作為大上司,除了很會做人,他還很會撈錢,可是在撈錢之餘,他也深谙一個道理,該散财時就散财,該破财就破财,不散财不破财,便難聚财。在抗日戰争時期,杜月笙籌集大量物資送到抗敵後援會,并且弄到許多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等送到前線,該花錢的地方他絕對不吝啬。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正所謂君子愛财取之有道,杜月笙的财産雖不完全都是從正規管道得來的,但是他也不是什麼錢都撈,在杜月笙的心裡也有一杆秤。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并進攻我國上海,當時情況危急,人人自危,日本人為了拉攏杜月笙,一口氣拿出3000萬日元,說要和杜月笙合作,但杜月笙一口回絕,拒絕做賣國賊。

日本人仍不死心,覺得杜月笙“胃口”很大,于是說錢不是問題,隻要合作便能夠擁有大把的錢,但杜月笙并沒有答應,最終選擇遷居到香港避難。1940年,杜月笙實際成為中國幫會的總龍頭,太平洋戰争爆發後,杜月笙又選擇遷往重慶。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此時的杜月笙已經沒有多少錢可用,對于錢,他深知不可不撈,更不可不花錢,像他們這類人物基本上都需要大筆資金作為備用,平時也需要花錢,他在上海和香港一擲千金已經習慣,在重慶過了幾天沒錢的生活,他覺得很痛苦,是以,杜月笙想重新打造資金的商業帝國。

杜月笙後來去找了四川的“财神”劉航琛(“四川王”劉湘的财神爺),當時劉航琛給了杜月笙一張支票,數額任由杜月笙來填。得到了“啟動資金”,杜月笙憑借自己的手段和頭腦,開始打造自己的“帝國”。正所謂樹大招風,杜月笙雖然當年在上海隻手遮天,但畢竟重慶不是上海,有人開始注意到杜月笙,想從他手裡弄點錢來花花。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一次,杜月笙外出辦事時莫名其妙被一夥人給架起來,然後被擄上了一輛車中,杜月笙才反應過來這是綁架,後來綁匪表明來意,隻謀财,不害命,這讓杜月笙緩了一口氣,畢竟這麼多年的打拼也得罪過不少人,雖然在江湖上都傳言杜月笙“會做人”,但也不是說沒有仇家,既然是謀财,杜月笙肯定就不用擔心其他的了,錢乃身外之物。

綁匪開口就要40萬的贖金,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筆巨款,杜月笙很平靜,說:“我給你90萬!”這讓綁匪大吃一驚,哪有被綁架了還自己提高贖金的,綁匪們驚喜不已,為何杜月笙會自行提高贖金,難道他傻?并不是,反而這是太過于精明了。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不得不說,杜月笙這個老江湖實在是厲害,他将人心看得太透徹。

人人皆知杜月笙身價無數,并且為人慷慨大方,即便是在當時處境困難,也不可能與綁匪讨價還價,說出去太丢人,首先自行提高贖金也讓綁匪安心,綁匪是相信杜月笙能夠拿出這筆錢的,杜月笙這樣做既不會掉面子,也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其次,以高贖金麻痹綁匪,杜月笙在軍、政、商、黑各界都有人情網絡覆寫,90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日後追查起來也相對容易。

90萬這個數目也比較特殊,沒過一百萬,這對于綁匪來說也好接受,如果杜月笙真的給了100多萬,綁匪也會覺得太多了,這也算是一種價格心理。杜月笙心裡也清楚,該破财就要破财,絕不要吝啬,杜月笙如約給了90萬贖金,綁匪也客客氣氣的送杜月笙離開。

杜月笙被綁架,綁匪開口40萬贖金,杜月笙:我給你90萬

除此之外,杜月笙當時有一個門生被人綁架,他毫不猶豫給綁匪打款,對于錢字,杜月笙可謂是看得很開,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用,人情二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