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馭,動雲衣。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駕,仰恩徽”,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皇帝登基都喜歡自稱為“順應天命”,然後穿上龍袍,在指定的地方舉行登基儀式,還要進行祭天大典,聲勢浩大,而在我國曆史上,大部分皇帝都是男子,卻很少出現女子稱帝的情況。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不過有一人,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她就是武則天,本來武則天隻是李世民身邊的一個才人,她出生于一個官宦家庭,因為長得漂亮而被唐太宗看中,不過早期時,武則天并沒有什麼野心,是以在李世民時期,關于她的記載很少,但是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武則天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争權奪勢,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為了扳倒王皇後而将自己的親生女兒都給殺死了。

公元674年,李治因身體原因協同武則天一起處理朝政,二者一并被稱為“二聖”,李治對武則天及其信任,凡是她上薦的事,都悉數采納,然後下令實行,第二年,李治的風眩症加重,于是他有意讓武則天執政,結果被宰相勸阻,這才作罷,結果武則天得知後,暗中召集了一批文人學士,以分解宰相的權利,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武則天對任何阻擋她奪權的人,都不會手軟。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太子李顯即位,武則天成為了皇太後,李治臨終前,依然交代讓武則天輔政,是以,她在自己兒子即位後,并沒有放手朝政,這樣一來,母子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一次,李顯打算裡韋皇後之父韋玄貞當侍中,結果被勸阻,李顯生氣的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

結果因為這一句話,讓武則天借題發揮,認為他并不适合當一個合格的皇帝,然後将他貶為廬陵王,遷至房州,李顯失勢後,武則天立自己的第四子李旦為帝,有了前車之鑒,李旦處事小心翼翼,尤其是朝政上,事事依着武則天,這讓她很滿意,公元686年,武則天下昭,主動還政與李旦,然唐睿宗知道她并不是真心實意的,于是故意推脫,讓她繼續臨朝聽政。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同年,武則天為了鏟除反對自己的人,盛開高密之門,并以官職作為嘉獎,就算是說錯了,也不會懲罰,于是唐朝掀起了一陣“高密風”,隻要經過證明後,一定會被嚴加審訊,基本上入了監獄,就沒有出來的可能性了,一時引得人人惶恐,而武則天趁着這次機會鏟除了大部分唐朝宗室,有的直接被鞭殺,有的則被流放。

公元690年,民間也出現一些百姓以及佛門教徒請求武則天登基為帝的流言,不久後,就有大臣上奏:“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于是武則天則“順應天命”,于9月9日在則天門登基為帝,改國号為周,而唐睿宗為了自保,主動請求賜武姓,同月,武則天下旨,冊封他為皇嗣,并賜姓武氏。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武則天上位後,開始大力推行佛教,根據記載,當時不少地方開始出現佛教寺廟,并有很多僧人到全國各地講解佛經,另外,武則天統治期間,還鏟除了吐蕃和突厥部落,從此奠定了唐朝興盛的根基。據說有一次武則天設宴款待外國使臣,因為來的人太多,上貢了不少好東西,武則天一高興就喝多了,這時就有一個使臣站出來,請求武則天給自己國家重新賜個名字,武則天随口問了一句他是哪國使者,那人答:“倭國”。

武則天雖然喝醉了,但是對這個倭國還是有點印象,她想了想,倭國屬東邊,正是太陽東升的地方,于是就說:“改為日本吧”,其實這個名字隻是武則天醉酒後随口取的一個,但那個倭國使者聽後大喜,連忙叩頭謝恩。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畢竟在當時來說,倭字帶有歧義,是東漢時期,建武帝劉秀為了嘲諷其身材矮小而賜給他們的一個名字,多年來,倭國使者多次想要改名,但都被駁回,這次還是趁着女皇高興,才大膽提議,沒想到還真被賜予了一個好名字。

武則天喝多後給一小國賜名,從未改名并延續至今,如今成世界強國

事實證明,如今的日本雖然領土面積依然不大,但卻成了世界發達國家之一,根據統計,二戰後,日本在20年時間内,就将經濟增長率提增到了8%,到了1968年時,日本的經濟發展已經位居世界第二,20世紀60年代時,日本大力發展工業,到了80年代時,日本開始大力發展科研技術,尤其是在機械,醫學等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另外,日本的農業與文化業也是其主要的經濟來源,每年的魚産業就占了全球的1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