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黨争,後來被乾隆重用得以善終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古人雲:“無情最是帝王家”,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封建王朝的建立同時也伴随着名為“皇位”的争奪拉開了帷幕。在曆史上,有過太多的悲劇發生在了這對皇位的博弈之中。兄弟為之反目,親人更是是以失去了信任,皇室也由此被冠上了冷酷無情的頭銜,讓世人畏而遠之。

在我們如此多王朝的變遷中,奪皇位的故事已經發生了太多次。唐朝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就是兄弟間的反目,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和姑姑太平公主進行了一次鬥智鬥勇。民間常常以為生于皇室就是莫大的好運,但其實皇室中人卻也不想要這樣的生活,皇位争奪的無情實在是太讓人畏懼。

在清朝的曆史裡,皇子奪權可謂是這個時代的一大“重頭戲”。從雍正的“九子奪嫡”就你呢個看出,清王室裡有多麼地殘酷。但在清皇室裡卻有這樣一個皇子,他是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手握重兵卻從不參與任何競争,對皇權無心一直活到78歲,深受乾隆尊敬并得到重用,善始善終,可謂是在這奪嫡之争裡結局最好的皇子了。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黨争,後來被乾隆重用得以善終

1685年,愛新覺羅·胤祹出生了,他是康熙帝的十二皇子,也是後來雍正帝的弟弟。但是,由于他的母親定妃在宮内隻是一名庶妃,地位十分低下,這也導緻了他的母親并無資格親自撫養這位皇子。于是乎,胤祹被送到了一位名叫“蘇麻喇姑”的老宮女手中撫養,并一直将其視為母親般的人物。

蘇麻喇姑是服侍太皇太後的貼身侍女,在康熙的心中地位非常高,對其敬愛有加。而這位“養母”,比起那些在後宮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為自己赢得地位的妃子們來說,更加關愛胤祹本身。她一直對這位皇子保有着慈愛,并且培養他謙虛幹練的品格,她是真真切切地隻希望這個孩子平安就夠了。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黨争,後來被乾隆重用得以善終

自此,胤祹是一個對宮内的名利極其無所謂的皇子了,“淡泊名利”簡直就是形容他的詞語。在1722年,康熙帝離世,雍正的幾位皇子展開了激烈地“九子奪嫡”。而這時身為鑲黃旗都統的胤祹,雖然手握兵權,卻對宮内的那些争奪絲毫不過問。他拒絕了所有皇子的招攬,專心他的工作與職責,也不在乎那被人争搶的皇位。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黨争,後來被乾隆重用得以善終

在雍正擷取皇位後,他一開始對自己的這個弟弟并不放心,曾給他進行了多次削官,連爵位都不給了。但胤祹卻毫不在意,沒了官位他反倒可以樂得清閑,一點也沒有表現出介意。這一份大氣量與淡泊不僅讓他的哥哥歎服不已,更是讓後來的乾隆帝為之無比敬佩。在乾隆即位後,立刻對這位叔叔大為贊賞,不僅恢複曾經的待遇,還加封成了屢親王。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手握兵權卻不參與黨争,後來被乾隆重用得以善終

而胤祹一生中的這種選擇真的值得嗎?有人覺得他失去了如此好稱帝的機會,簡直是自毀前程。但是反過來一想,對于這樣一個淡泊的人,與其追求那個不喜歡的皇位,為何不選擇和自己的親人維持好關系呢?這種選擇,不僅代表了胤祹的善意與觀念,更讓他有了一段不錯的人生,有功有名活到78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名皇子,在他的餘生他絕對能夠因為未曾和兄弟因皇位反目而感到問心無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