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持續胃疼竟緻全胃切除,面對“進展快”的胃癌如何早篩?

持續胃疼竟緻全胃切除,面對“進展快”的胃癌如何早篩?

圖/IC photo

23歲的姑娘小左平時工作忙、壓力大,胃疼持續兩周也未當回事兒,直到不久前餐後出現嘔血症狀才慌了神,就醫後被确診為胃癌進展期。由于病竈很大,小左需要全胃切除,且今後癌症複發轉移可能性較高。年紀輕輕怎麼就得了胃癌?進展為何如此之快?

“飲食、環境、細菌感染、遺傳等因素都與胃癌發生有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高志冬介紹,胃癌進展速度快慢與其生物學類型相關,同樣是胃癌,包括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等,分化程度越低其進展速度越快。

高志冬表示,盡管人們健康意識有所提升,依然有50%-60%的胃癌患者發現即為中晚期,這些病人相對治療效果不佳,生存期較短,進而給人們造成胃癌“進展快”的印象。

“胃是人體中最大的空腔髒器,在惡性良性腫瘤早期,症狀與慢性胃炎相似,症狀較輕,往往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極易被人忽略,待到胃部病變足以影響到進食等生理功能時,惡性良性腫瘤已經較大了。”高志冬解釋道。

北京協和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副教授趙林表示,提升胃癌防治水準更有效的方式在于早防早診,“消化道造影這種傳統無創方式,一般來說不能發現特别早期胃癌,早期胃癌主要還需要通過胃鏡篩查。”

除生活環境影響外,遺傳也是重要因素。趙林提醒,有明确胃癌家族史人群,要比一般人群更早開始注重胃癌篩查,“一些國家将50歲作為初始篩查年齡,如果明确有遺傳家族史,最好在患病親屬患病年齡之前就開始篩查。”

部分人在體檢中查出萎縮性胃癌等癌前病變,因報告中帶有“癌”字,引起他們巨大恐慌。對此,趙林強調,癌前病變并非癌症,但未來轉變成癌的風險比較高,一定要引起重視。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建議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這可以更及時地發現早期癌變。改變不良生活及飲食方式,如戒煙、忌酒、盡可能減少高鹽飲食,也是另一種可行辦法。”趙林還提醒,世界衛生組織已将幽門螺杆菌感染列為胃癌第一緻病因素,如有發現,應該及時清除,以避免未來惡變。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趙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