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前的一份日本間諜報告,晚清局勢分析得透徹,至今仍警示我們

文I人文視角

編輯I九歌

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一直領先西方各國。然而到了晚清時期,西方各國由于進行了工業革命,迅速強大起來。但是晚清卻看不起西方的先進科技,擺出了“天朝上國”的姿态,迅速落後于西方各國。

百年前的一份日本間諜報告,晚清局勢分析得透徹,至今仍警示我們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大英帝國首先通過兩次鴉片戰争,不斷地從中國擷取巨大利益。而反觀亞洲,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率先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的日本,自然也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中國地大物博,擁有複雜的地形地勢,日本為了更了解中國國情。在晚清末年,先後向中國派遣了很多的間諜人員,這些人在行為舉止上,學習中國人,使得這些日本人看上去和中國人沒有什麼兩樣。

百年前的一份日本間諜報告,晚清局勢分析得透徹,至今仍警示我們

其中宗方小太郎是有名的一個日本間諜,早在甲午戰争時期,宗方小太郎冒死潛入威海衛軍港偵察,并在暴露行蹤後成功脫逃,立功甚偉,為此得到過天皇的破格接見。

宗方小太郎自幼就喜歡曆史,在中法戰争期間,宗方小太郎就來到上海學習中文。這時候的宗方小太郎身穿中國服裝,遊曆中國北方九省,俨然成了一個道地的中國通。

更為甚者,宗方小太郎不僅自己深入中國腹地,還協助另一著名間諜荒尾東方齋(荒尾精)在上海開辦日清貿易研究所,這所研究所對于當時日本在中國的布局有着相當大的作用,這是專門培養日本間諜的地方。

百年前的一份日本間諜報告,晚清局勢分析得透徹,至今仍警示我們

據統計,出自這所研究所的日本間諜達到了130名,他們學成之後,被派往中國各個地方,他們為後來的甲午戰争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甲午戰争爆發後,日本取得了勝利,晚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甲午戰争結束後,宗方小太郎針對之前整理寫出來的《中國大勢之傾向》進行了修改。在這份報告裡面,宗方小太郎分析了中國的财政,當時晚清财政收入僅有9074萬兩銀子外加523萬石米。而根據中國的地面來看,這是很不般配的。宗方小太郎看到晚清财政中存在的風險,是比較大的。

雖然晚清政府财政上的問題,但很多西方國家仍然看好中國即将崛起,堅信中國地大物博,假如中國能積極改革,未來還是有希望成為東西方最強大國家。

百年前的一份日本間諜報告,晚清局勢分析得透徹,至今仍警示我們

然而,宗方小太郎卻不以為然,他在《中國大勢之傾向》中看到晚清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在這份報告中,宗方小太郎認為中國的腐敗遍及全民,原有的信仰體系孔孟之道變成了科舉的材料、當官的階梯,庸官俗吏獻媚當道,“朝野滔滔,相習成風”。宗方指出,國家是人民的集合體,人民是國家組織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敗,國家豈能獨強?中國的“分子”們集體腐敗,國家的元氣就喪失消亡。他估計,早則十年,遲則三十年,中國“必将支離破碎呈現一大變化”。

百年前的一份日本間諜報告,晚清局勢分析得透徹,至今仍警示我們

宗方小太郎的确看到了晚清的實質性問題,在甲午戰争之前,慈禧太後為了過生日,直接把原本撥給北洋水師的軍費直接挪用。正是晚清自上而下的這種腐敗,加上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同樣是一丘之貉,是以宗方小太郎的這份報告,已經把晚清的問題分析得很透徹了。

宗方小太郎的這份分析報告,放到今天,對于我們仍很有研究價值,更具有警示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