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國内局勢一片動蕩,各種沖突重重。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廣大農民階級和腐朽清廷封建階級的沖突了。縱觀封建曆史上的各個時代,通常情況下,這種沖突尖銳化後隻有一個後果,就是各地爆發農民起義,最終推翻清王朝的統治。

不過,近代局勢過于複雜,首先是曆史規律發展到了該要淘汰封建制的時候,再加上西方列強插了一手,轉移了主要沖突。本來應該推翻清廷的農民起義,反過來視西方列強為罪魁禍首,且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看作洪水猛獸,義和團便是以誕生。
難以想象,在晚清搖搖欲墜的最後關頭,民間竟還有義和團這樣“扶清滅洋”的組織出現,着實令人摸不着頭腦。而更誇張的是,清廷在面對要扶持自己的義和團,因為受制于西方列強的施壓,不得不将矛頭反戈相向,對準了義和團,如今一看,實在是諷刺。
由于義和團看見洋人就殺,看見洋人的建築就燒,如教堂,使館等。列強不得不對慈禧施壓,慈禧也是怕洋人再打過來,便下令當時的山東巡撫毓賢帶兵鎮壓義和團。
不過,這個毓賢卻是個愛國志士。他表面上答應了慈禧,要将義和團圍剿殆盡,實際卻暗地幫助義和團反擊洋人。後來此舉被慈禧發現,毓賢也被免去了職務。
那麼,毓賢被免職後,負責鎮壓義和團的膽子落到了誰身上呢?這個人便是袁世凱,由于拍得一手好馬屁,袁世凱得到了慈禧的重用。1899年,其被調往山東濟南,接替毓賢山東巡撫的職務,同樣也是為了鎮壓義和團。
袁世凱自然不是什麼善茬,隻要是能滿足利益,他啥事都能幹出來。到山東繼任後,袁世凱便開始了對義和團如火如荼的鎮壓。
而當年義和團有個特點,其是個民間組織,為了吸引百姓參加。他們不惜通過在街頭賣藝,表演諸如“金鐘罩鐵布衫”之類的絕活來吸引百姓參加。同時,還推出了一種叫義和拳的拳法,聲稱練了之後能包治百病,強身健體,進而又騙了一大波團員。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袁世凱對義和團的這些舉動早有耳聞。便想着要親自見識一下。這不,借着新上任山東巡撫的名義,袁世凱掩蓋了自己的意圖,向義和團示好。甚至将團裡幾個大師兄請到府上吃飯。
這些義和團的團員一個個都沒什麼文化,不但迷信,還很愚昧。席間,他們便開始在袁世凱面前吹噓自己的神功有多麼厲害。尤其那幾個表演“金鐘罩鐵布衫”的,更是号稱自己能刀槍不入。
袁世凱自然不信邪,他便想着要測試一番。義和團的這個幾個大哥本來就是江湖賣藝出身,小試牛刀的刀劍穿刺對他們而言根本不在話下,他們以為袁世凱也會點到即止,便撒開了膀子,讓袁世凱盡情測試。
沒想,袁世凱話音剛落,從腰間掏出一把手槍,擡手就是一槍,這個會“金鐘罩鐵布衫”的大師兄便應聲倒地,胸膛直接被炸開了花。
這時,同行的幾個“大師兄”才發現這是鴻門宴。個個膽子都被吓破了,不敢有所動作。袁世凱也算是殺雞儆猴,打發這些前來赴宴的義和團團員回去後,他們再也沒敢動山東地區的洋人。
而沒兩年,八國聯軍侵華戰争爆發,慈禧被迫簽訂了《辛醜條約》,義和團運動也在民間徹底消亡。有沒有義和團的扶持,都延長不了清廷的氣數。《辛醜條約》簽訂沒過幾年,清政府也随之宣告徹底滅亡,算是和義和團相愛相殺,共生共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