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1949年12月13日午夜,一代枭雄蔣介石在簽署完最後一份“應變計劃”後,在胡宗南的護送下,登上了隐蔽在新津機場,飛赴台灣的專機。自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回到過大陸。

其實,在坐鎮成都,準備川西決戰之際,蔣介石的手中已經隻剩下胡宗南這一張王牌了,就算加上各路雜牌軍,也不過三十萬人馬,面對勢如破竹的人民解放軍,不過是以卵擊石。

可在這之前,他的手中仍留有一張王牌——“西康王”劉文輝。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劉文輝作為四川争霸戰中的主角之一,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稱“西康王”。此人在主政西康省時,十分注重教育,他的執政理念,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透射着面向未來的寬廣視野,可以說是民國發展程序中“黃金十年”的一個縮影。

劉文輝在西康省,掌握着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且熟知川西地形,若為蔣所用,必定是一位猛将。可蔣介石在飛離成都之前,卻下了一道指令,将這張“好牌”給丢掉了。

其實在抗戰時期,劉文輝就已對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産生了懷疑。蔣介石一邊下令叫各地出兵抗日,一邊将自己的親信安排至地方。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老蔣這是借抗戰為由,消除異己,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1938年出川抗日的劉湘戰死,老蔣立刻撤銷了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部,并派出自己的親信張群擔任了四川省主席。面對蔣咄咄逼人的态度,劉文輝意識到,若将四川拱手讓出,那麼不久後,自己的下場也會和劉湘一樣。

是以,劉文輝聯合四川地方勢力,抵制張群入川。從這個時候開始,我黨的地下成員,便和劉文輝搭上了線。此時的劉文輝,已經對南京國民政府失去了信心,有意向我黨靠攏,可真正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卻是蔣介石下的那道指令。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1949年11月30日,蔣介石飛赴成都,會見了張群、劉文輝、鄧錫侯等人。明面上是為幾人打氣,實則觀察其動靜。這個時候的劉文輝,已經有了起義的想法。面對蔣介石的造訪,他沉着應對,并未露出破綻。

可蔣始終無法對劉文輝放心,随即向胡宗南秘密下達了一條指令:

“拿掉”劉文輝。

蔣先是指令劉文輝、鄧錫侯和胡宗南在川西聯合辦公,并派人準備将其家眷送往台灣。劉文輝明白,老蔣這是要架空自己,将其軟禁在台灣。

面對蔣介石的計謀,劉文輝隻用了一招——拖。他一面聽從蔣介石的調令,一面聽而不執行,蔣介石無可奈何之下,決定逮捕劉文輝。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1949年12月7日,蔣介石親自邀請劉文輝、鄧錫侯到軍校商議川西決戰一事,可暗地裡早已部署好了伏兵,就等兩人出現,将其一舉抓捕。

劉文輝不傻,自然知道這是一場“鴻門宴”,壓根就沒打算去。他與鄧錫侯商議過後,決定離開成都,前往彭縣,當即通電起義。

蔣介石和胡宗南等了半天,也不見兩人來,一問才發現,劉文輝早就離開成都了。蔣介石暴跳如雷,沒想到他讓劉文輝當了十幾年的西康王,最後還是背叛了他。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1949年12月11日,劉文輝、鄧錫侯和潘文華在彭縣聯名起義。坐鎮成都的蔣介石,已成了孤家寡人,四面楚歌。此時的他才真正意識到,川西決戰的計劃已經徹底破産,局勢已無法逆轉。最後,在胡宗南、閻錫山等人的勸說下,他不得不踏上了飛往台灣的專機。

至于劉文輝,在起義之後,得到了我黨的優待,且在1959年擔任了林業部部長,為新中國林業的發展鞠躬盡瘁。

劉文輝從軍從政一生,雄姿英發,經曆刀光劍影,直到晚年才回歸平淡。在其子嗣的印象當中,劉文輝晚年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

搞政治沒意思。

川西決戰,蔣介石飛離成都前下達一道指令,劉文輝:通電起義

1976年6月24日,這位傳奇人物永遠閉上了眼睛,享年8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