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和光緒西逃時,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晚清時期,八國聯軍進北京,不但燒殺搶掠,更是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賠償等厚顔無恥的條約,而這時候的慈禧卻帶着光緒和後宮的皇後、妃嫔等逃往西安。于是有好奇的朋友提出一個設想,慈禧和光緒西逃時,如果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讓我們來分析下當時天下的政局與清朝政府的實際情況。

慈禧和光緒西逃時,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義和團運動興起

戊戌變法失敗後,義和團運動趁勢興起,最初的時候慈禧還曾派大量的軍隊鎮壓,但都以失敗而告終。畢竟義和團屬于流動性、機動性較強的隊伍,雖然在軍事實力上不如清政府的正規軍,但架不住作戰靈活,所謂此消彼長就是這個道理。

以當時義和團的狀态,就是用造反的形式為老百姓謀取一些“福利”,提高以往的“待遇”,顯然義和團并沒有太“高大上”的意向。尤其這支隊伍中的組成人員,都是以農民為主,世世代代接受封建帝王的統治,有些思想已經在他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

慈禧和光緒西逃時,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當義和團發展起來并進入北京後,如果這班人馬借勢奪權,除了原有穩定的内部集團會因為思想上産生分歧而發生内讧之外,同時他們還要面對清政府的鎮壓,另外還有八國聯軍的剿滅。以義和團發展再迅速,他們也沒有正面與清政府、八國聯軍抗衡的實力。

是以,義和團可以趁亂起義,但他們絕對沒有資格去奪取政權,即使奪取政權也很快會被颠覆,大清更無忘起死回生,反而會加快滅亡,搞不好還會被割讓出去更多的土地、承擔更多的賠償條款。

清政府的實力猶存

當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時,隻是說明北京一帶的防禦與禦敵能力較弱,以清朝當時的版圖,全國很多地區都有實力較強的隊伍駐紮,隻是八國聯軍的攻占太過于迅速,以當時的通訊設施和交通路況,叫外援根本來不及。

慈禧和光緒西逃時,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然而,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是一回事,奪取政權則又是另一回事。當時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團,此外還有崇厚、沈葆桢、劉坤一、唐廷樞、張謇等,每個人物與集團後面,都意味着擁有着地方的軍事實力。

不管哪方勢力在慈禧與光緒外逃時奪權,都會有反對的勢力站出來“喊話”,以正義的身份“清君側”。别看對外時有些人有可能沒有什麼戰鬥的勢氣,但在“内鬥”上則馬上會表現出慷慨激昂的豪情壯志,這在很多戰亂年代時都是屢見不鮮。

慈禧和光緒西逃時,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是以,如果有人在此時奪權的話,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抵禦全國各地的軍閥勢力,隻會讓清政府越來越亂,而不會起到任何輔助性的任用,更談不上起死回生。要知道,晚清的政府已經病入膏肓,隻不過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

再現“藩鎮割據”

我們假設某個勢力異軍突起,趁亂奪權,意圖想要重振朝綱,比如像當時非常權威的李鴻章一樣的重量極人物,當時慈禧外逃時恰好把與八國聯軍的談判事宜則推給李鴻章等大臣,如果說奪權,似乎隻有李鴻章的可能性大一些,畢竟名望在那擺着呢?

慈禧和光緒西逃時,有人趁亂奪權,能讓大清起死回生嗎?

但事實真的會讓大清起死回生嗎?答案一樣是否定的。因為全國各地軍閥勢力會趁勢興起,最多會出現“藩鎮割據”的再現,使大清進入分裂的局面,絕對不會讓大清起死回生,而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就是最好的說明。

正因為有以上的諸多不可能,任是誰也不會願意接這個“爛攤子”,是以,慈禧和光緒在外面風光地“度假”了三個月,而後安全回到北京繼續執掌朝政。

曆史不能加速或改變它的程序,但它必定會按照發展規律而呈現給後世之人最終的結果,是以,那些“如果”都是不存在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