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的由來
在當下聯考,理工類專業的報考人數無疑要比文史類多一些。并且有專家認為,就業率總體來說,工科最高。但是在我國古代,文科教育是主流教育。

古代中國以儒家思想作為立國之本,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不論是理(可以視為科學理論)還是工(工藝技巧)都是受到輕視的。是以在數千年中國曆史上,雖然有過許許多多的發明,但這些發明都沒能引起儒家學者的重視。是以,幾千年來,古代中國都沒有“四大發明”這一說法。甚至在鴉片戰争後,洋人的堅船利炮打得清軍抱頭鼠竄後,清朝的保守派還認為,洋人的槍炮再厲害,不過是“奇淫技巧”罷了——對槍炮尚且如此态度,更遑論對“四大發明”的态度
近代歐洲學者則很重視“四大發明”的作用。有學者認為:羅盤為大航海提供了可能;火藥毀滅了騎士階層,進而導緻中世紀社會土崩瓦解;印刷術打破了教會對學識的壟斷,這些,推動了歐洲的騰飛。
而近代在華的外國傳教士則發現:羅盤、火藥、印刷術這三者起源地都來自中國。這一發現被民國政府獲悉後,民國政府為了增強民族自信心,提出了“三大發明”的說法,之後又有學者在“三大發明”的基礎上,将造紙術植入,提出了“四大發明”的說法。
西方國家的看法
“四大發明”被民國政府所積極宣傳,是因為近代中國處于亡國的邊緣——近代中國不光在軍事上不是洋人的對手,在文化上,也逐漸失去了優勢。很多學者甚至質疑,古代中國比起古代歐洲,是不是始終一無是處?而“四大發明”理論的提出,無疑鼓舞了中國人的自信心:西方列強再厲害,其祖先還不是依仗中國技術的輸入,才實作的騰飛?
而對于西方文化來說,西方文化奉行實用主義原則,西方在長達一千多年的中世紀統治後,祖先崇拜意識早已蕩然無存,是以對于自己祖先和他人祖先的發明、成就,屬于一種淡然視之的态度。
是以,才會有外國在華傳教士率先承認對歐洲結束中世紀、實作近代騰飛的“三大發明”來自中國。此外,還有諸如李約瑟等西方學者專門編撰過相關的學術著作,稱古代中國有上百項發明,對世界産生了巨大影響,并再度肯定了“四大發明”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