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一直是觀衆所喜愛的類型,随着電視劇《甄嬛傳》的熱播,不少人對清宮後妃等級制度十分好奇。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宮廷後妃等級的差別與聯系。

所謂“後宮”,是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後宮的女性。周制,後宮設内官以贊内治。漢設内官一十四等,凡數百人。唐設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餘人,皆選良家女充之。是以,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嫔妃之衆。
這裡,我們所說的“清朝後妃制度”,指的就是:清朝時期,妃嫔的選擇、冊封、晉封以及日常生活需遵循的相關制度,這個制度随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得到完善。清朝後宮嫔妃等級分為八個等級,分别是: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嫔、貴人、常在、答應。最低一級是答應,而答應,隻能有2名宮女侍候。
在清朝,所有皇帝的後宮人數大緻都相同,曾有史料正式說明了清朝對後宮各級嫔妃的數量規定:皇後一人,皇貴妃二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但是,皇帝有很大的“任命權”,是以,在嫔級以下的妃子,都沒有數量限制,皇帝可随心所欲的增加自己的後宮“團隊”。
可以說,康熙皇帝的後妃數量是“創紀錄”的,他的一生擁有五十五位嫔妾:皇後四名,皇貴妃三名,貴妃一名,妃十一名,嫔八名,貴人十名,常在八名,答應十名。當然,這些隻是有史書記載在冊的人數,而絕大多數的妃嫔,都是沒有任何名分的。據說,他實際擁有的妻妾人數,竟然高達二百多人。
清朝後妃,根據每人的“職位”不同,每月所享受的福利也有所差別。
這個則主要展現在她們的穿戴、夥食、零花錢,居住面積,裝潢奢侈程度等。當然,越是“高階”的嫔妃,她們的出行也越是氣派,乘坐的步攆也越是不同。
據記載:皇後每年的津貼,累計有二十兩黃金,二百兩白銀。皇貴妃每年有八百兩銀子,配八名女傭;貴妃六百兩,八名女傭;妃三百兩,六名女傭;嫔二百兩,六名女傭;貴人一百兩,四名女傭;常在五十兩,二名女傭;答應三十兩,二名女傭。皇後有十二名女傭,一年的津貼為一千兩白銀。
後宮以“奢靡”稱霸榜首的人物,當屬慈禧太後了。她所享受的福利遠遠超過規定,很多東西都是私人訂制的。在她的寝宮内,每晚都恍如白晝一樣明亮,燈放在十幾個紫檀架子上,每盞燈都堪稱藝術品。再看那燈架子,内刻有龍鳳呈祥的圖案,雕工非常精細。
據說,慈禧并不喜歡熏香,隻愛水果清香。于是,儲秀宮内常年擺放幾個大缸,裡面經常有幾十斤水果,為滿足慈禧“聞香”的需求,每年少說用掉幾萬斤水果。相比于同期的維多利亞女王,她就顯得“寒酸”多了,每年隻有八十萬英鎊的預算,而慈禧則沒有預算。
最終,也是她的奢侈徹底斷送了大清王朝的輝煌,大清就是慈禧的陪葬品。即使有李鴻章這樣的能人,也都是慈禧的人殉罷了。
這裡,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雖然,大清設立了皇貴妃,但是,一般僅用于追封,而皇後在世時,很少冊封皇貴妃。縱觀整個大清曆史,冊立皇貴妃的情況一共就兩次。
第一次是順治賜董鄂氏為皇貴妃,當時,博爾濟吉特還穩坐皇後之位。第二次是同治皇帝冊封他的富察氏為皇貴妃,穩坐皇後之位的是阿魯特氏。衆人所知,皇貴妃的存在是很令皇後尴尬的一件事,也正因這兩位皇帝頗為寵愛親手冊封的皇貴妃,進而,他們經常忽略了“政治聯姻”的正妻皇後。
其實,當年努爾哈赤在關外時,并沒有後妃制度,妻妾也沒有分名号,都被稱為“福晉”或“格格”。努爾哈赤本人有十六個妻子,都被稱為“福晉”,而真正開始規範後妃制度的,則是從皇太極時期開始的。公元1632年,他冊立了中、西宮福晉外,還選擇了東宮福晉為皇後,此後,他接連建設“五宮”。
入關後,後妃制度更加完善,每個階級的名稱也多了起來。順治十五年,設乾清宮夫人一位,淑儀一位,婉侍一位,柔婉、芳婉都是三十名。慈甯宮設立貞容一名,慎容兩名,勤侍沒有定數,此時,“福晉”和“格格”稱謂還在。直到康熙之時,才取消了“福晉”和“格格”,正式有了上文介紹的後宮嫔妃制度。
直到嘉慶帝去世之後,道光皇帝對父親的遺孀尊升位份,也成為了清朝後期的慣例。并且,在道光時期,不少嫔妃還被“降級”,這也實屬罕見,甚至,彤貴妃被連降三個級别,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晚清時,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後妃數量驟降。同治帝是一後四妃,光緒帝是一後兩妃。
另外,清朝後宮隻能是旗人,她們的身份都很尊貴,每三年一次選秀時,各旗都會推選适齡的女子進宮參選。從全國滿洲八旗、蒙古八期旗和漢軍八旗之中,選擇妙齡少女入宮選秀。所謂的“滿漢不婚”,其實,清朝皇室并不限制漢女進入後宮。
秀女入宮後,一般封為答應。然後,其中一些晉升為常在、妃、嫔、貴人。貴人以上的必須出自世代顯貴人家,貴人以下隻須從拜唐阿子女中挑選。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孫。至于皇後,一般先由太後從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兒中挑選,由皇帝冊封。日後,皇帝不喜歡了還可以進行撤換。
即便如此,清王朝還是把選擇後妃看成一大政治活動。
雖然清朝皇室并不限制漢女進入後宮,但選擇後妃,還是主要從滿族中挑選,其次是從蒙古貴族中挑選,目的是為了加強與蒙古貴族的聯系。佟洵、侯久萱《清宮後妃》根據《清皇室四譜》編制的《清宮後妃表》,列出12帝後妃187名,除8名未标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滿族,蒙古族21名,漢族9名,維吾爾族1名。
參考資料:
【《清史稿·後妃傳》、《養吉齋叢錄》、《大清會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