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古塔、披甲人,清朝為什麼要将犯人流放到這裡?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甯古塔、披甲人,清朝為什麼要将犯人流放到這裡?

甯古塔,滿語意為「六個」,位于現在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清朝甯古塔将軍治所和駐地。因為甯古塔在東北邊陲,常年冰封,環境嚴酷,是以成為清朝時期的關外流放罪犯場所。

甯古塔是清朝東北邊疆地區的軍事重鎮,有新舊兩城,相距25千米。舊城位于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康熙五年遷建新城。甯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邊部隊輸送物資的重要基地,也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東北各族向朝廷進貢禮品的轉收點,與盛京齊名。

順治十年,清朝在甯古塔設昂邦章京鎮守,康熙元年改為将軍鎮守。甯古塔将軍是清朝初期,吉林駐防的最高長官,掌駐防旗營及地方的軍民事務。所轄有副都統二人,協領十人,佐領三十一人。康熙十五年移駐吉林,稱吉林将軍,甯古塔改置副都統一人。抗俄名将巴海為甯古塔首任将軍。

甯古塔、披甲人,清朝為什麼要将犯人流放到這裡?

據《大清一統志》記載其轄區「東濱大海,西接邊牆,南峙白山,北逾黑水」即東至大海3000餘裡,指北起鄂霍次克海,南至日本海;西至柳條邊590餘裡,至盛京威遠堡開原界;南至長白山南圖們江、鴨綠江1300餘裡,與北韓分界;北逾黑龍江至外興安嶺。康熙二十二年劃出黑龍江将軍轄區後,甯古塔将軍轄區範圍大為縮小。

甯古塔、披甲人,清朝為什麼要将犯人流放到這裡?

清朝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台詞「發往甯古塔,永世不得入關」,這個入關指的是入山海關。乾隆初期公布的《大清律例》規定「強盜免死減者,行劫數家止首一家者,夥盜供出首盜即時拿獲者……具佥發甯古塔等處」,發往甯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為期,然後看情況決定是否允許回原籍,如果判無期,将永遠不得入關,除非皇上特批。

甯古塔、披甲人,清朝為什麼要将犯人流放到這裡?

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上陣。按照身份地位,分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種。阿哈即奴隸,多是漢人、北韓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清朝初期,披甲人鎮守邊疆,是以朝廷會經常将犯人或家屬發配給他們為奴,穩定軍心。再後來降人少了,披甲人即指戍邊的軍人。

甯古塔、披甲人,清朝為什麼要将犯人流放到這裡?

曆史上流放甯古塔的人中,有抗清名将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文人金聖歎家屬、著名詩人吳兆骞 、佛學家函可、思想家呂留良家屬等等。其中,吳兆骞流放甯古塔23年,并寫下詩句:丹墀诏下拜輕車,千裡雄藩獨建牙。共道伏波能許國,應知骠騎不為家。星門晝靜無烽火,雪海風清有戍笳。獨臂秋鷹飛鞚出,指揮萬馬獵平沙。

流人們來到甯古塔後,傳播先進的耕作技術、建議成立皮毛人參互市貿易場所、開設「讀書草堂」義務教書育人。巴海将軍還請楊越給兩個兒子講授漢學,受到啟發後,辦起了甯古塔第一所官學——龍城書院。醫學方面,呂留良的孫子呂懿兼擅長醫術,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也改變了當地落後的醫療環境,他還曾被任命為甯古塔戍所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