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關,楊德玉帶着食物和衣物來看望堂弟楊鎖,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是來晚了。
當楊德玉趕到時,他的堂弟楊鎖早已全身僵硬,死了好些時了。
楊德玉慌忙報了警,而鑒定結果竟顯示,楊鎖是活活餓死的!
要知道,楊鎖還很年輕,隻有23歲,神志清醒,四肢也健全,怎麼就活活餓死在家裡了呢?而當消息傳出去後,當地的村民們都說,楊鎖不是餓死的,他是懶死的。

一個大小夥子怎麼會活活懶死呢?楊鎖生前會遭遇過什麼呢?是什麼原因讓他變成了這個模樣呢?楊鎖的一生又給我們一個怎樣的啟示呢?
1986年,在河南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的一戶人家裡,迎來了一個天大的喜訊,他們家裡出生了一名小男孩,生的是白白胖胖的。
孩子的父母親都是村裡的地道地道農民,他們有着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對他們而言,生下那麼一個大胖小子,以後家裡就有了希望!有句老話說得好:“養兒防老”,就算是老了,也有盼頭了。
楊父每天都笑得合不攏嘴,為了把兒子長久地留在身邊,他給兒子取了個名字,“不如就叫楊鎖吧!以後就鎖在我們老兩口身邊!這樣也丢不了!”楊父對妻子說完,就去民政局給孩子上了戶口。
楊母坐完月子以後,對這個兒子也是關愛有加,天天陪在兒子身邊,抱着大胖小子玩。
按常理來說,父母抱着一兩歲的小朋友玩,這很正常。可是這楊鎖已經長到了三四歲了,天天就在父母懷裡帶着,連走路都沒學會!
這些都讓村裡人發現了不對勁,村裡人就很好奇地問楊母道:“你這兒子怎麼還要你天天抱着呢?是不是他腳有什麼問題,不能走路呢?”
楊母聽完以後有些生氣,她說道:“俺家小子和你們不一樣!我家這小子可是寶貝,萬一摔着那可怎麼辦!那必須腳不沾地的!”
這樣的時光又持續了三年,三年過去了,楊鎖依舊不會走路。别人家六七歲的小孩,在街上跑跑跳跳,真可謂是健步如飛!再看楊家這小子,到現在還要趴在父母的懷裡。
可是一直不會走路,那也是個大問題!楊母身體又不是很好,天天抱着楊鎖消耗了她大量的體力;另一方面,楊鎖也越長越大,體重身高都在漲,抱起來沒那麼容易了。
楊父看到這個情況以後,想到一個好主意:他找來了兩個大的編筐,把兒子放在裡面。從那以後,每次出門都要用肩挑着兒子走,成為了村裡一道“靓麗風景線”。
其實如果單純的是不會走路,楊鎖也不至于會發生後面的悲劇,更重要的是楊鎖浪費糧食,喜歡挑肥揀瘦。
楊家的家庭條件雖然一般,但是他的父母為了兒子的幸福成長,是以吃穿住行都是給他買最好的,這種溺愛讓楊鎖從小就變得極其挑剔。
小的時候,楊鎖跟着父母吃點粗茶淡飯,還能接受。慢慢的,父親給他買點肉、雞腿之類的給他吃,把楊鎖的嘴給養刁了!
楊鎖鐘愛雞腿,對雞腿的癡迷真可謂狂熱,成為了他們家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味食材。
當時村裡做的雞腿不好吃,楊父還要跑到大老遠的鎮子上去買雞腿。
有一次,楊父帶着寶貝兒子去聚餐,親戚朋友大家坐在一塊,原本是很熱鬧的一件事。
結果小楊鎖看到飯桌上沒有他最喜歡的飯菜,開始哭鬧起來!家人們怎麼勸他都不肯聽,有的家人還把飯桌上的肉喂到楊鎖嘴邊,這楊鎖挑三揀四,愣是不肯吃,非要吃鎮上的雞腿。
最後楊父無奈,騎着自行車跑到了幾公裡外的鎮子上買雞腿,家裡人看到這情況,都搖了搖頭,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楊父買來雞腿以後,還要一口一口地喂給楊鎖,親戚說:“他都那麼大了,就不能自己吃?”
楊父來了一句:“沒辦法,在家都是這樣,習慣了!再說我喂他吃飯,也不累!”
在父母的影響下,楊鎖從小就自命不凡,對别人說話也顯得十分蠻橫,剛開始還有小朋友和他在一起玩,漸漸地,由于他的臭脾氣,他連朋友都沒有了。
楊鎖沒有朋友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此,最主要的還是他不懂得分享與珍惜。有一次父母給他買了兩個豬油馍,當時楊鎖正在和許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父母把豬油馍掰成塊,喂給楊鎖,結果這楊鎖吃了一口之後就吐了出來,嫌棄不好吃。周圍的小朋友都沒吃過這東西,饞得流口水。
楊鎖看到以後非但沒給朋友分享,反而一下把馍丢在了地上,然後跺了兩腳!小朋友們一看就生氣了,都指責他浪費糧食,以後不能跟他再玩了。
楊鎖七歲那年,被父母送進了當地一所國小讀書,長久以來,父母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那麼聰明,進了學校以後一定能飛得更高。
現實卻狠狠地打了楊鎖父母的臉!楊鎖進了學校以後,好吃懶做,不服管教,很快就成為标準的問題學生,班級也沒人願意和他做朋友。
他在班裡調皮搗蛋,天天誇口,聲稱自己足夠聰明,根本不需要學習,老師讓他做作業,他也不肯聽。
班主任對這個學生感到十分的頭疼,于是他找到了楊鎖的家長,班主任沒想到,楊鎖的父母也是不明是非的人。她的父母聽完老師的話後,竟然說:“我們的孩子足夠聰明,寫不寫作業都一個樣,萬一寫作業把我家孩子累壞了可咋辦!”
這番話讓老師徹底無語,班主任感覺哭笑不得,從此也不強制要求楊鎖去寫作業。
楊鎖有了父母的庇護,逐漸變得猖狂!在班裡也不學習,反而耽誤其他好學的同學,許多家長聞訊以後,紛紛給老師投訴。
班主任再次找到了楊鎖的父母,求着他們去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結果楊鎖的父母還是不肯管教,楊鎖就好像一個易碎品一樣,是說不得、罵不得!
有的時候老師在學校訓斥楊鎖幾句,楊父、楊母甚至會跑到學校,和老師理論一番,這真是讓老師為難。
老師最終沒有辦法,就把楊鎖單獨放到了一個座位上,讓他在那裡幹啥都行,隻要别耽誤上課。
楊鎖就這樣,在國小裡度過了六年的時光。他每天都會帶一個大包,裡面裝滿了父母給他買的零食和玩具,讓他在學校裡打發時光。
對于其他的小朋友而言,國小都是幸福的、美好的,對楊鎖而言,學校就像監獄,是枯燥的、無聊的。
父母看到自家孩子都這個樣了,上學都成了一種折磨了,無奈隻能給楊鎖辦理了退學,楊鎖在上完國小以後,再次窩到了家裡,成了村裡有名的“宅男”
可是父母的生命終有盡頭,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一世,楊鎖的父母隻知道一味的寵愛,卻忽略了這個緻命的問題,他們從沒想過,自己撒手人寰以後,孩子能不能自力更生。
1999年,楊鎖的父親感覺腹部疼痛難忍,每天上吐下瀉,于是去了醫院看病,結果醫院的檢查結果發現他已經是肝癌晚期了!
對于楊父、楊母而言,這簡直是晴天霹靂!為了治病,他倆拿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結果卻無濟于事,不久後,楊父就去世了。
楊鎖多年自己一個人玩,有沒有接受過正确的教育,對他而言,親情什麼的都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他隻知道自己的感受,不懂感恩。
母親看着自己170cm的兒子,滿眼都是淚花,她哭着對楊鎖說道:“兒啊,以後你爸走了,家裡就要交給咱娘倆了!”
楊鎖看了一眼母親後,沉默不語,然後就跑到院子裡去玩了,母親看到以後,歎息不已,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
從那以後的楊母承擔起了整個家的重擔,她白天去鎮上打工,晚上還要去地裡耕田,回來要給兒子收拾家務,這樣的操勞日複一日,楊母逐漸積勞成疾。
時間沒過多久,楊鎖的母親就因為勞累過度,倒在了地裡。村裡人發現以後,趕緊把她送回了家,并且囑托楊鎖照顧母親。
他看着病倒的母親不為所動,反而一直要求母親幹這個,做那個,仿佛母親是個沒事人。
母親看到兒子的行為以後,傷心欲絕,她對兒子說:“兒子,家裡的地你要去看看,今天咱就别玩了,好嗎?”
結果楊鎖根本不同意,母親有些生氣了,就是大吼了幾聲,怒罵楊鎖。
這一罵,反而招緻了楊鎖的報複!誰也不會想到,楊鎖竟然對母親動手,躺在床上的母親被楊鎖一陣打!
楊母被打以後,痛哭流涕,楊鎖這一打,也把楊母對他的全部期望給打碎了!
楊母躺在床上好幾天,才恢複了身體。身體好些之後,她又繼續恢複了以前的生活,進城打工、晚上務農。
長期的勞累,讓她的身體不堪重負,終于在不久後,楊母去世了!
楊鎖在父母親走後,不禁感到茫然,他剛開始還能用家裡剩餘的錢,去買一些肉吃,時間一長就覺得撐不住了。
楊鎖家一共有八個堂兄弟,其中楊鎖是他們之中長得最好看的,也是混得最差的。
在楊父、楊母離世後,這些堂兄弟都曾接納過他一段時間,可楊鎖身上的惡習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招人待見。
楊鎖的一個兄長叫楊德玉,是個包工頭,家裡挺有錢。他看着自己的這個弟兄怪可憐的,于是接濟了他一段時間。
楊德玉想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于是就把自己的這個弟弟帶去了工地。
在工地上,楊德玉讓他就幹些最簡單的活,比如搬個磚頭,推個小車之類的。
當時正值炎熱的夏天,這楊鎖在工地上,找個僻靜地方就躺下來睡覺,一會叫苦,一會喊累!
工友們看到他的醜态,都極其鄙視他,楊德玉覺得,隻要堂弟肯幹活,那就能有口飯吃。
結果沒幾天,楊鎖也沒打一聲招呼,就自己跑回了家。
村裡的好心人剛開始給他一口吃的,時間一長,村民們都煩了!楊鎖一看村民不肯幫忙,就變賣家産,家裡的彩電、自行車等東西,鍋碗瓢盆一個也不放過,全讓楊鎖給賣掉了!甚至連睡覺的床都不放過,席地而睡。
衣服該賣的也賣掉,,賣來的錢全部讓楊鎖換了薯條吃。從那以後的楊鎖真可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再也沒出過屋門。
他的衣服長期不換,也不肯洗澡,渾身散發出異味,跳蚤、虱子成了常客,大小便也都在屋子裡解決,連去廁所都懶得去。
後來村民看到以後給他拍了照片,發到網上以後,他被網友封為“河南第一懶人”!從此他的名字流傳開來。
2009年的12月,當年河南的冬天顯得格外的寒冷,楊鎖待在冰冷的屋子裡,已經好多天沒有進食。
他這些天的冬天,都是靠把家裡的家具燒掉來取暖的,如今整個屋子,能燒的東西已經被他徹底燒完,他再也沒辦法取暖了!
當時他的堂兄楊德玉家裡聚餐,想到很久沒見過的堂弟楊鎖,他覺得楊鎖也挺可憐的,于是準備了飯菜,去給他送去。
結果到了楊鎖家以後,楊德玉發現,楊鎖已經死了很久了!最後經過鑒定,楊鎖是被活活餓死在家裡的!他的死訊傳出後,不禁讓人唏噓,但沒有一個人會感到難過。
楊鎖的一生,就是被溺愛寵壞的一生,他的父母的愛成了一把雙刃劍,這把劍刺痛了家人,最後也害了楊鎖的命!楊鎖的父母種下的果,釀成了這次悲劇!
楊鎖在用他的悲劇給許多家長敲響了警鐘:生活在溫室裡的花朵,并不一定開得更好看,但大機率會經不起風吹雨打。可是社會是充滿大風大浪的,人不可能永遠躲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